如果當事人對某一起交通事故負有責任,則必定因其由行為引起,沒有實施行為的當事人不負事故責任。
交通事故認定是確定當事人行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程度的技術認定,在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應實事求是地表述當事人行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的程度,不須考慮法律責任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公 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是過錯認定原則。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即指有因果關系的行為在事故中的所起的作用;過錯的嚴重程度。其中“過錯的嚴重程度”是以“當事人的行為”為前提的。在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先看“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然后,確定該行為過錯的嚴重程度”。
(二)因果關系原則
根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必須認定哪些行為在事故中起作用及作用的大小。關于那些行為在事故中起作用,與事故有直接因果關系的行為才起作用。
1、 因果關系原則
當事人存在有違法行為,是否一定在事故中起作用,違法的嚴重程度與在事故中的作用并不成“正比”,有些行為并不違法,但在事故中也起到了作用,也有些違法行為很嚴重,但在事故中并未起作用。行為與該事故的發生沒有因果關系,也沒有加重事故后果。同樣,交通事故當事人的某些違法行為也不一定是導致事故的原因。要確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責任,其行為必須與事故有因果關系。交通事故認定是技術認定,在確定行為與事故因果關系時,只需要確定行為人的行為是否事實上屬于事故的原因即可。事實上原因的檢驗方法,可以借鑒侵權行為法中的因果關系理論,采取必要條件規則。按照必要條件規則,凡構成后果發生之必要條件的情況,均為事實上的原因。其檢驗方法有:
第一、“如果沒有”檢驗法,即:如果沒有行為人的行為,交通事故及損害結果仍會發生,行為人的行為就不是事故的原因;反之,如果沒有行為或事件的出現,就不會有損害事實的發生。行為或事件是交通事故發生的必要條件,凡屬于損害事實發生的必要條件的行為或事件均系事實因果關系中的原因。
第二、剔除法,即:如果將行為人的行為從交通事故事實中剔除出去,事故仍會按原來的因果序列和方式發生,則行為人的行為與事故的發生和損害結果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反之,則構成事實上原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離婚調解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2法院起訴離婚程序費用是多少?
2020-12-24自愿離婚協議書模板怎么寫
2021-02-22離婚協議書離婚程序
2021-02-26怎么和現役軍人離婚?
2021-02-24單方起訴離婚需要辦哪些手續
2020-11-26監護人設立的方式有哪些
2021-02-022020年子女撫養費的計算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在重慶未婚生子怎么上戶口
2021-01-02父子關系證明范文?
2021-02-152020年山東省計生條例是怎樣的?
2021-01-08被撫養人生活費屬于交強險賠償范圍嗎
2021-01-22新生兒出生證明怎么辦理補辦
2020-11-28過錯方離婚房產如何分割
2021-03-08夫妻財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2婚姻法中對離婚損害賠償有哪些規定?
2020-11-18夫妻離婚房產如何分配
2021-01-17離婚房產過戶費用有哪些?
2021-01-16夫妻共同財產婚姻法規定有哪些?
2021-03-06法定繼承人有哪些 法定繼承人的繼承順序是怎樣的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