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賠償金,又稱死亡補償費,是死者因他人致害死亡后由加害人給其近親屬所造成的物質性收入損失的一種補償。根據法律規定,死亡賠償金怎么計算呢?以下是律霸網小編收集到的關于死亡賠償金計算方法、計算期限等的相關介紹,希望對您有幫助
計算標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死亡賠償金采取定型化賠償模式,即賠償數額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客觀標準以二十年固定賠償年限計算。這一計算標準既與過去的法律法規相銜接,又不致因主觀計算導致貧富懸殊、兩極分化。
注:
1、按照這一計算標準,死亡賠償金比過去提高一倍多。
2、需要注意的是,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30條的規定,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
3、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前,《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的死亡補償費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費計算,《國家賠償法》對于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為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沒有規定具體的標準。
計算期限
1、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這既體現了人身損害賠償計算的歷史連續性,也與現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相一致。
2、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將遞減的年齡起點定為60歲,主要根據是國家統計局的咨詢意見。
國家統計局的專家介紹,平均壽命在統計學上是一個動態概念而非靜態概念。平均壽命70歲,是指0歲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而50、60歲乃至70歲仍尚生存的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當然就不一定是70歲。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資料計算,60、70、75歲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78.36、81.39和83.69歲。國家統計局的專家據此建議,將賠償期限遞減的起點調整為60歲,75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以與統計結果相一致。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采納了這一意見。
注: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之前確定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期限上,《道路交通處故處理辦法》規定的是補償十年。對不滿十六歲的,年齡每小一歲減少一年;對七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最低均不少于五年。而《國家賠償法》規定的是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事實婚姻怎么解除?
2020-11-20協議離婚程序是什么,具體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4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分割的規定
2021-03-16法院起訴離婚程序費用是多少?
2020-12-24怎么和軍人離婚,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0家暴離婚孩子歸誰,怎么確定子女撫養權
2021-02-01最新離婚協議書范本2020
2020-12-21離婚案件管轄權怎么確定
2020-11-09離婚協議書怎么寫才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24訴訟離婚開庭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離婚了還住在一起怎么認定關系
2021-02-05離婚官司費用是多少,訴訟離婚怎么收費
2021-02-22外地可以辦離婚手續嗎?異地怎么辦理離婚手續?
2020-11-08撫養費糾紛怎么解決,如何處理撫養費糾紛?
2021-02-18父母可以放棄孩子的撫養權嗎
2020-11-11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27孩子撫養權協議書應該怎么寫?
2021-03-09離婚后孩子監護權能變更嗎?
2021-03-24撫養權變更去哪里公證?
2020-11-26非婚生子女變更撫養權應該怎么做?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