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lián)p害賠償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我國賠償法規(guī)定的賠償,不是簡單地以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無罪為標準來衡量和確定的。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guī)定,刑事賠償必須有兩個要件:一是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監(jiān)獄管理權的行為造成一定的損害后果,而且必須明確,該行為是由偵查、起訴、審判、監(jiān)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所為,否則就不會產生刑事賠償。第二,有關機關和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侵權行為。侵權行為,是指錯誤逮捕、逮捕、判刑、刑訊逼供的行為,因在行使職權過程中發(fā)現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不當造成毆打或者其他暴力行為,認定機關和人員主觀上有過錯,客觀上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侵犯人身自由和人身安全的后果的當事人的財產權利,否則就沒有刑事賠償。什么是不需要賠償的刑事案件對于證據不足被撤回、決定不起訴或者宣告無罪的案件,不簡單地以犯罪事實的存在為標準來衡量是否需要賠償,但應進行綜合分析,確定缺乏證據的具體原因,并衡量相關人員是否負有責任。因賠償申請人的過錯和責任造成證據不足的,不予賠償;不得已作偽證的,因必須承認酷刑犯罪事實而被拘留、判刑的,國家仍然應當對公民遭受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我們認為,對于證據不足的刑事案件,從正式的法律評估來看,應該被視為無罪。對證據不足被撤訴、不起訴、無罪釋放的,符合國家賠償法有關規(guī)定的,原則上給予賠償。但根據賠償法的規(guī)定和司法實踐的具體情況,證據不足的案件不宜賠償:
1、犯罪事實證據是否不足,但有證據表明犯罪嫌疑人具有一般犯罪行為;
2,主要犯罪事實不足,證據表明有涉嫌犯罪的;
3,沒有刑事處罰。在刑訊逼供或者誣告的情況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故意作虛假陳述,造成證據不足的。
4,公安、司法機關依法辦案時,被告人在陳述案情時會有所不同,甚至會對兩種陳述有所區(qū)別。P>
5、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述,犯罪嫌疑人身份、住址不明,找不到刑事責任年齡等法定刑事責任要求的證據;
6、與共同犯罪嫌疑人不一致,部分犯罪嫌疑人有一定證據證明有一定的證據違法行為;
7,有證據在押。有犯罪事實或者重大犯罪嫌疑人,經進一步調查、審理,證據不足的;
8。批準、決定逮捕時有一定證據證明犯罪事實,經審理起訴、定罪證據不足的;
9。主要證據之間有矛盾,可能出現或已經出現新的事實、證據,重新立案偵查、公訴等。
因公安、司法工作人員的過失或者過失造成案件證據不足的,因嚴重不負責任,應當全面、及時收集證據,造成證據滅失或者無法取得的,公安、司法工作人員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看完本文的內容,很明顯這也是目前一門重要的法律知識。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您咨詢法律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未做鑒定可否先行起訴
2021-01-02購買不良資產后能否再轉讓
2020-11-13長期公款私存違法嗎
2020-11-12試點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如何納稅
2021-01-13交通事故鑒定費是不是保險公司出的
2021-01-23出車禍能要求精神賠償嗎
2020-11-10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認定
2020-11-24長期虛報工資一般如何處罰
2020-12-19如何證明個人財產與債務無關
2021-01-16買方逾期付款要付滯納金嗎
2021-03-19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企業(yè)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勞務合同簽一年辭職需注意什么
2020-12-20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人身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