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住房的“使用權”或“租賃權”性質在理論和實踐中都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幾種觀點認為:一種是使用權屬于合同債權;另一種是使用權屬于用益物權;另一種是使用權屬于用益物權;也有觀點認為,公房使用權在本質上具有用益物權的性質,但由于物權性質不同我國法律沒有將其規定為法定的物權類型之一,受法定物權原則的制約,現階段只能認為公共住房使用權是一種高產權的債權,也可以認為是一種屬性模糊的物權。
如果我們認為公共住房使用權是一項物權,那么實踐中許多有爭議的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公房使用權既然是物權,自然可以作為遺產繼承。原承租人死亡后,所有繼承人都有權要求實際取得公房使用權的繼承人給予相應補償。房屋拆遷時,他們還可以獲得相當于繼承份額的補償權益;離婚時,也可以按照私房的相關規定進行分割,實際繼續租房的一方將給予對方補償;但是,在強行占用公房的情況下,無論需要多長時間,公房使用權人都可以根據請求權要求未經許可的業主返還房屋。如果我們認為公共住房使用權是以房屋租賃合同為基礎的共同債權,那么許多問題要么面臨解釋上的困難,要么得出極不合理的結論。雖然公房使用權只有在與房管部門簽訂公房租賃合同后才能取得,但與一般通過房屋租賃合同取得的房屋使用權明顯不同。公房使用權與私房使用權有很大區別。它具有可持續性、支配性和可轉讓性的特點,使其在本質上更接近物權而非債權。將其界定為普通合同債權,不能準確、全面地反映其法律特征。雖然公房使用權在本質上具有用益物權的特征,但應當看到,我國物權法并未將公房使用權界定為用益物權的法律類型。受法定物權原則的限制,公共住房使用權被界定為用益物權,在現行法律框架下難以獲得有力的法律支持。在公房使用權的法律性質上,不宜突破法定物權原則。有鑒于此,筆者認為,將公共住房使用權界定為一種物權性較高的特殊債權是可行的,法律適用相對容易。事實上,無論是債權還是物權,公房使用權都是一種具有財產價值的物權,這應該是毋庸置疑的。不可否認,在立法上承認公共住房使用權的財產性質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但在現行法律框架下,做好公房糾紛的法律解釋工作勢在必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糾紛有哪些處理方式
2021-02-01涉外離婚的處理原則如何規定
2020-12-09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2021-01-21父母協議單獨贈與兒子的房,兒媳加名字有用嗎
2020-12-09舉行婚禮沒有結婚手續怎么辦
2021-02-03法院能否強制執行共有房產中其中一個共有人的份額
2021-01-18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什么是合同債務轉移,合同債務轉移需要哪些條件
2021-03-13房屋中介費收取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6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限制
2021-01-30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0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飛機延誤險賠償條件是什么
2021-02-07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