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行政責任】根據國務院《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執業醫師法》,對醫療單位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主要包括:財產刑。對因非法、非法行醫引發的醫療糾紛,可給予醫療單位一定數額的罰款或沒收財產(如不符合法定標準、嚴重影響患者安全健康的醫療器械、各類假冒偽劣藥品等)。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情節嚴重或者因醫院管理混亂造成醫療糾紛的,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暫時吊銷或者吊銷直接責任人員的醫療執業證書或者護士執業證書,并可以暫時吊銷或者吊銷責任醫療單位的醫療許可證。
3。對醫療單位管理不善引發的醫療糾紛,可以給予警告、批評或者限期改正。醫師責任符合《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情節輕微的,可以給予警告或者責令停止執業。
4。行政處罰。對醫療糾紛的直接責任人員和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等行政處分,等根據職責大小并參照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辦法》第二十條規定,醫療單位對醫療事故直接責任人員,根據事故等級、情節輕重、本人態度和一貫表現,給予下列行政處罰:一級醫療事故: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撤職、留觀、撤職;
二級醫療事故:記過、記大過、降職、降職、撤職;
三級醫療事故:警告、記過、記大過、降職、降職。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醫療單位應當責令醫療技術事故直接責任人員進行書面檢查,吸取教訓,一般可以免除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照本辦法第二十條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但是,行政機關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應當依據什么樣的權利進行處罰,還有待商榷。
因醫務人員私自執業造成醫療事故的,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根據事故等級、情節和個人態度,責令患者或其家屬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一年內可以停業或者吊銷營業執照。不可否認,目前我國醫療單位行政責任不多,主要是為個人行醫,這與醫療單位管理水平低、醫療糾紛頻發不無關系。
無論是刑事責任、民事責任還是行政責任,經濟補償都是必然的,必須由醫療單位承擔。但我國醫院大多屬于事業單位,基本靠國家財政撥款,收費較低,基本上是非營利性的,沒有醫療事故專項賠償。如果拿出這筆錢來支付經濟補償,勢必影響設備更新、智力投入和醫院的正常工作。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建議建立責任保險制度,解決賠償費用的來源問題。具體方式是由國家衛生部門與保險公司簽訂醫療事故保險合同,或者成立專門的醫療事故賠償委員會。補償資金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各企業按總資產的一定比例支付;二是衛生部門按職工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不要太大);三是補償資金不要太大;三是從國稅中給予一定的補貼。
在醫療事故處理中,少數患者或其家屬往往以醫療事故為借口提出過多的賠償要求,不合理地威脅醫療單位。《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十九條明確規定,因醫療事故致殘的患者不需要繼續住院治療,母親死后有活嬰的,由其家屬出院;無家屬的,由其所在單位出院。病人在醫療單位死亡后,應立即將尸體轉移到太平間。尸體的存放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周。逾期不處理的,經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報公安部門備案后,由醫療單位處理。火化的骨灰應當送回家屬。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成都高空拋物入刑首案宣判,高空拋物可入刑嗎
2021-02-15父母離婚孩子17歲可以獨自生活嗎
2021-02-24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房產評估基本的流程
2020-12-22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2021-02-18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有哪些形式
2021-01-01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問題
2021-03-22車險保險不予理賠的幾種情形
2021-02-18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什么是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2-21人身險賠付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01怎樣改變土地用途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