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18條,如果死因不明,能否要求侵權人賠償?
首先,如果被侵權人死亡,其近親屬有權要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為了充分保護應給予最大救濟的近親,原則上,請求人應當是與被害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或者與被害人有密切關系的近親,或者其他依靠被害人生活的近親屬,如子女、父母等。其次,被侵權單位分立、合并的,權利繼承單位有權要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分離是指原單位一分為二,合并是指兩個單位合二為一。單位的分立、合并,都涉及到分立、合并前單位享有的侵權請求權在分立、合并后由誰行使的問題。在分立、合并過程中,各單位通常通過合同約定權利的繼承人。未作安排的,依照《合同法》、《公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由誰有權繼承。繼承人確定后,有權要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第三,被侵權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權人醫療費、喪葬費等合理費用的人有權向侵權人要求賠償,但侵權人已經支付的除外。在司法實踐中,支付被侵權人死亡前醫療費等合理費用的,不一定是被侵權人本人,而是其親屬、朋友或者他人;至于喪葬費,由于被害人已經死亡,只能由其親屬、朋友或者他人支付。如果支付這些費用的人是被侵權人的近親,這些近親當然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這些費用。如果支付這些費用的人不是他的近親,而是他的朋友、其他人或某個單位,實際支付費用的人也可以作為獨立請求人請求侵權人賠償這些費用。
但是,如果侵權人已經賠償了被侵權人的近親屬的這些費用,實際支付這些費用的主體就不能再向侵權人索賠,只能要求被賠償的近親屬返還這些費用。第二,在人身損害賠償的計算中如何計算侵權損害賠償金,我國制定的一般原則是:具體損失采取‘差額賠償’,抽象損失采取‘定型賠償’。”“具體損失”是指能夠以交換價值計算的損失,如被害人的實際支出或實際減少的收入,如醫療費、誤工費、交通費、營養費等;而“抽象損失”是指因經濟原因只能抽象評估的未來收入損失喪失勞動能力或者被害人死亡。如:對殘疾人生活補助金和死亡補償金采取定型補償,設定固有標準和期限。
此外,賠償金以一次性賠償和定期賠償的形式支付。一般以一次性補償為主,定期補償為輔。其中,賠償義務人要求以定期賠償的形式支付殘疾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殘疾輔助器具費的,應當提供相應的保障。如果照顧期、輔助器具的支付期或者殘疾賠償金的支付期超過原期限,債權人仍然不好的,可以申請法院責令賠償義務人繼續支付5年至10年的相關費用。
以上是小編關于死因是否不明,能否向侵權人索賠的回答。我相信你看完后會有更深的理解。我希望你能及時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或想知道更多,您可以咨詢法律網站。祝你生活愉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律師告訴你婚后安置房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2-27車禍誤工證明怎么開
2021-01-14勞動合同到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4車被保全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20事故認定書如何要求重新認定
2020-11-28房產證抵押會不會過戶
2021-01-11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有哪些
2021-01-12離職就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4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從保險法修改看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有什么
2021-03-13拼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以營運性運輸拒賠說得通嗎
2021-02-13保險公司變更出資人股權轉讓審批是怎么進行的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