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受害人勞動能力如何認定在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中,受害人通常進行傷殘鑒定,以確定是否達到傷殘及傷殘程度,以確定他們是否要求殘疾賠償。如果他們已達到殘疾水平,并有受扶養人,受扶養人一般會參與訴訟,并要求受扶養人支付生活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二十八條,被扶養人的生活費,按照被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和被起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農村居民人均年消費支出的標準計算。
解釋規定,被扶養人的生活費,應當根據被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確定。那么,受扶養人是否聲稱生活費用必須以喪失工作能力的程度來評估呢?不僅當事人之間存在較大爭議,而且不同的審判法官在實體處理上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判決支持被害人的請求,有的判決駁回被害人的請求,損害了法律的嚴肅性。在司法實踐中,對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認定只關注其是否構成殘疾和殘疾程度,很少關注受害人勞動能力喪失的程度。而在現行制度中,負責殘疾等級鑒定的機構與負責勞動能力鑒定的機構有所不同。如果需要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當事人要進行兩次鑒定,增加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無形中延長了案件的審理時間,不利于當事人的訴訟請求。而且,負責勞動能力鑒定的機構不接受工傷以外其他傷害受害人勞動能力喪失程度的鑒定,客觀上使交通事故受害人無法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目前,沒有明確的辦法將殘疾程度與無行為能力程度掛鉤,導致司法實踐中存在障礙。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應及時統一執法規模。在法律法規頒布前,可以采用以下尺度:1。殘疾等級達到3級至1級的,視為喪失勞動能力。傷殘等級達到10級至4級,可參照傷殘系數確定。10級視為喪失10%的勞動能力,9級視為喪失20%的勞動力,依此類推。這一操作既統一了執法標準,又便于實際計算。在法治意義上,應該在今后的立法中明確規定:
1。考慮到工傷賠償糾紛和其他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屬于民事案件,相關認定應統一為傷殘等級和勞動能力損失程度認定,避免重復認定,降低當事人訴訟成本。對于工傷等級認定和其他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有必要建立統一的工傷認定標準。三。統一考核機構。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的決定》,將工傷和喪失勞動能力鑒定機構納入管理范圍,規范運作,監督到位。
基于以上介紹,交通事故傷害后,受害人需要做傷殘鑒定。相信通過閱讀以上介紹,我們對交通事故受害人勞動能力認定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對此有任何法律問題,請咨詢律師網,他會給你一個專業的答案。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生受傷屬于工傷嗎
2021-01-20河北省評殘怎么賠
2020-12-10選擇擔保公司的擔保方式是否弱于抵質押
2020-12-14案件到檢察院多久會傳喚
2021-01-24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怎樣的情況算是非法同居
2020-12-29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勞動法關于加班規定怎么規定
2021-01-06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2-02保險合同是實踐性合同嗎
2021-01-09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保險經紀與保險代理區別是什么
2021-03-22土地轉讓合同違約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14土地出讓金的返還費用有哪些
2021-01-20劃在拆遷紅線內的房子能不能賣
2021-01-11拆遷補償過程中的隱形陷阱有哪些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