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訴訟參與人有當事人、法定代表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七種。
訴訟參與人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當事人;另一類是其他訴訟參與人。兩類訴訟參與人在訴訟地位、參與訴訟活動的范圍和方式、對刑事訴訟過程的影響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當事人是指與案件結果有直接利害關系,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發揮較大作用的當事人。當事人要成為當事人,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1)對案件的最終結果有直接利害關系。這是身體狀況。也就是說,刑事訴訟的過程和結果可能直接影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這種影響可以是有利的,也可以是不利的;這種合法權益可以是人的自由、財產、隱私,也可以是人的生命。刑事訴訟程序的啟動和進行,決定了一國當事人的實體權益。刑事訴訟活動的最終終結,會使當事人的實質性權益受到有利影響,如財產的取得、權益的恢復和補償,或者受到不利影響,如財產、生命、自由的喪失,當事人必須擁有廣泛的訴訟權利,對訴訟過程和結果的影響要大于其他訴訟參與人。這是一個程序條件。一般來說,在刑事訴訟中,當事人既可以是原告(公訴被害人除外),也可以是被告。他們的訴訟活動對訴訟的啟動、推進和終結起著關鍵性的推動作用。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當事人是指附帶民事訴訟中的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原告人和被告人。將公訴案件被害人納入當事人范圍,賦予其與其他當事人同等的訴訟地位,是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在加強刑事訴訟人權保護方面較1979年刑事訴訟法取得的重大進展之一。
當事人有下列訴訟權利:
1。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訴訟;
2。有法律原因的,申請撤換偵查員、檢察官、審判員、書記員、鑒定人、翻譯人員;
3。對駁回撤回申請的決定,有權申請復議一次。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和法官有權以侵犯自己的訴訟權利或者侮辱自己為由提起訴訟;有權參加法庭調查和辯論,詢問、質證證人,辨認物證和其他證據,發表證據意見,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出庭,取得新的物證,申請重新勘驗或者鑒定,相互辯論等;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不服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起上訴。
其他訴訟參與人,是指除公安司法人員和當事人以外,參與訴訟活動,享有一定訴訟權利,承擔一定訴訟義務的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其他訴訟參與人是指法定代表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其他參與者對訴訟結果沒有直接利害關系。他們參與刑事訴訟不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實體權利,而是為了協助刑事訴訟的某一環節或某一方面。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行為不能啟動訴訟或者直接影響訴訟過程。與當事人相比,其他參與人享有的訴訟權利較少。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宣告破產的公司能起訴嗎
2021-03-15行政機關執法違法使用武器導致精神損害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03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的區別
2021-02-14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相撞怎樣劃分責任
2020-12-07民法典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偽造銀行對賬單怎么量刑
2021-02-03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離職之后三個月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1-21辭退也要簽字嗎
2021-03-15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保險合同中的等待期有多長
2021-01-20CIF價格條件下貨運保險發生貨損如何索賠
2021-02-1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有什么限制和原則
2021-01-18以個人的名義是否可以與公司簽定建筑承包合同
2021-01-28公辦學校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5土地流轉受讓方改良土壤可以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