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質押物是否可以直接處分(擔保法生效期限:2020年12月31日)
質押物不能自行處分的,經法院判決后,方可辦理司法拍賣手續。第二,質權人為什么不能直接處分質押財產?《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七十一條:債務人2113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時履行債務,或者出質人提前清償有擔保債權的,質權人應當返還質物。
債務履行期屆滿質權人未清償債務的,可以與出質人協商折價質押財產5261件,或者依法拍賣、變賣質押財產4102件。質物折價、拍賣、變賣后,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出質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擔保法》司法解釋:第九十三條:質權獨家續展期間,質權人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出租或者處分質權。出質人造成損失的,質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此,質權人在質押期間無權處分質押財產。質押期滿后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質權人可以依法拍賣、變賣,以拍賣所得彌補損失。未經與出質人溝通,質權人不得處分質物,質權人有妥善保管質物的義務,但有以下兩種情形:
1。因不能歸責于質權人的原因致使質物價值顯著減少,足以危及質權人權利的,質權人有權要求出質人提供相應的擔保;出質人不提供的,質權人可以拍賣、變賣質物,經與出質人協議,拍賣、變賣所得價款應當提前清償或者提存。債務人履行債務或者出質人提前清償有擔保債權的,質權人應當返還質物。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當事人約定實現質權的,質權人可以與出質人約定將質物折價,也可以對拍賣、變賣質物的價款優先受償。質物折價或者變賣的,以市場價格為準。三是最新情況(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第434條在質押期間,質權人未經出質人同意轉讓質押物,致使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承擔賠償責任。根據法律規定,出質人的合法權益也受到保護。抵押權人如果直接自行處置,很容易發生過戶價格過低等糾紛,因此法律要求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或通過人民法院的司法拍賣程序處理,以保證公平合理的原則。如需更多法律建議,請在律霸上留言。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的司法鑒定怎么做
2021-03-24醉酒駕車判刑多長時間?
2020-12-21行政機關強行劃撥罰款時多劃銀行存款怎樣索償
2021-01-30縱容他人犯罪怎么處罰
2020-12-24國家賠償是指什么,哪些情形可以去申請國家賠償
2021-01-09判定為同一商號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8車禍事故如何傷殘認定
2020-12-08假釋考驗期從什么時候開始算
2021-02-02民間借貸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0-12-05中國人和外國人辦理結婚證登記如何辦
2021-02-27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二審推翻一審結果一審法官會被追責嗎
2021-01-30房子抵押給個人了執行局可以執行嗎
2021-01-21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