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身傷害的解釋》第十七條受害人遭受人身傷害的,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因醫療費用和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等,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和必要的營養費。受害人因傷致殘的,賠償義務人還應當賠償增加生活需要所必需的費用和喪失勞動能力所造成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被扶養人的生活費等,以及因康復護理和繼續治療而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用、護理費用和隨訪治療費用。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有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費和其他合理費用如被害人親屬因喪葬事項發生的交通費、住宿費、工作損失等。醫療費:在一審法庭辯論結束前用于治療受傷和受傷的相關費用。
器官功能恢復的恢復費、整形手術費和隨訪治療費,在實際發生后應分別起訴,但根據醫學證明或鑒定結論,不可避免的,可以一并起訴。(注意必須清楚,不能含糊)
證據:收款憑證、病歷、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身傷害的若干解釋》第十九條:醫療費用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療費用、住院費用等收據,結合病歷、診斷證明等有關證據確定。義務人對處理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醫療費用的賠償數額,按照一審法院辯論終結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因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需的康復費用、適當的整形手術費用和其他后續治療費用,賠償權利人可以在實際發生后另行起訴。但是,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不可避免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用一并補償。
誤工費:誤工時間×誤工收入(不能正常工作,遭受經濟損失)
誤工時間:
傷殘以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為準,這通常是住院天數和出院后醫生建議的休息天數之和。
如發生傷殘,應計算至傷殘日前一天。(以傷殘評估機構傷殘評估時間為準)
誤工收入:有固定收入的,按實際減少收入計算;沒有固定收入的,按最近三年平均收入計算;沒有證據的,按法院所在地(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準)上一年度同行業或者類似行業從業人員的平均工資計算。
注:帶薪休假或退休人員無權要求賠償誤工費,因為受害人沒有因交通事故造成的誤工損失。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身傷害的若干解釋》第二十條:誤工費根據誤工時間和受害人的收入確定。
延遲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繼續曠工的,曠工時間可以計算到傷殘認定日的前一天。
被害人有固定收入的,滯納金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被害人沒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被害人不能證明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的,參照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同行業或者類似行業從業人員的平均工資計算。
護理費=護士人數×護理天數×護士收入
護士人數及護理期限以醫療機構或鑒定機構出具的證明為準;但因殘疾無法恢復自理能力的,護理期不得超過20年。如果實際期限超過20年,可以延長5至10年。
護理人員收入:有收入的按誤工費規定計算;無收入或聘用護理人員的按50元/天計算。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身傷害的若干解釋》第二十一條護理費按照護理人員的收入、護理人員的人數和護理期間確定。
護理人員有收入的,按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無收入或聘用護理人員的,按當地從事同級護理人員的勞動報酬標準計算。護理人員編制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參照確定。
護理期應計算到受害者恢復自理能力為止。被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自理期限,但最長不得超過二十年。
護理水平應根據護理依賴程度和殘疾輔助器具的準備情況來確定。
住院伙食補貼=住院天數×50元/天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人身傷害若干解釋第二十三條:住院伙食補貼可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差旅伙食補貼標準確定。
殘疾人賠償=上訴法院上一年度居民收入×時間×殘疾指數。
測定時間,60歲以下20年,60-75歲80年,75歲以上5年。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害人的收入沒有因殘疾而減少,或者殘疾較輕但嚴重影響就業,人民法院應當作出相應調整。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身傷害的若干解釋》第二十五條:傷殘賠償金按照受害人的傷殘程度或者傷殘程度計算,按照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標準,自殘疾認定之日起20年計算。但60歲以上的,每增加一年減一年;75歲以上的,計五年。
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不減少,或者傷殘程度較輕,但職業危害嚴重影響其就業的,可以相應調整傷殘賠償金。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身傷害的若干解釋》第二十六條:殘疾人輔助器具的費用,應當按照合理的醫療費用標準計算常用設備。如傷者有特殊需要,可參照輔助設備準備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準。
輔助設備的更換周期和補償期應根據配藥機構的意見確定。死亡賠償金=上訴法院最后一年居民收入×時間。
測定時間,60歲以下20年,60-75歲80年,75歲以上5年。
喪葬費=被訴法院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
法律依據:《最高法院關于人身傷害的若干解釋》第二十七條:喪葬費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勞動關系解除后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
2021-03-15法律援助服務針對哪些種類的案件
2021-01-01專利工作部門可以參與推薦專利產品活動嗎
2021-03-12未婚先孕的有探視權嗎
2021-03-08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包辦婚姻自由婚姻二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寡婦享有婚姻自由權利嗎,寡婦能再結婚被阻怎么辦
2020-12-12管轄異議答辯狀怎么提交
2021-01-10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什么情況下格式合同無效
2021-02-20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私家車投保的注意事項
2020-12-08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