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權法保護時間與保護方法有哪些
著作權的保護期限,作品的作者是公民的,保護期限至作者死亡之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作品的作者是法人、其他組織的,保護期限到作者首次發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后50年未發表的,不再受《著作權法》保護。
但是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二、著作權保護的限制有哪些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 ,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三、著作權中鄰接權的概念是什么 鄰接權是指作品傳播者對在傳播作品過程中產生的勞動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又稱為作品傳播者權或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廣義的著作權可以包括鄰接權。狹義的著作權與鄰接權的關系極為密切。沒有作品,就談不上作品的傳播,因而鄰接權以著作權為基礎;對于著作權合理使用的限制,同樣適用于對鄰接權的限制;鄰接權的保護期也為50年。鄰接權與著作權的主要區別是:鄰接權的主體多為法人或其他組織,著作權的主體多為自然人;鄰接權的客體是傳播作品過程中產生的成果,而著作權的客體是作品本身;鄰接權中除表演者權外一般不涉及人身權,而著作權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兩方面的內容。
著作權保護期限是比較長的,但是用于收藏或者是個人學習使用就不屬于侵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身份信息被盜用能報警處理嗎
2021-02-15把抵押的車賣了是否違法犯罪
2021-03-07朋友行政違法會如何處罰
2021-03-04惡意競爭如何處罰
2020-11-28行政處罰限期整改一般多長時間
2021-02-28婚前協議公證的意義協議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0-11-20贍養費協議書
2020-11-16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兒子租父親的房子合法嗎
2021-03-08過錯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
2020-11-29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法律對保險合同的變更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6什么叫地下保單
2021-03-18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