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確定財產繼承權的訴訟期間?繼承法有效期限:2020年12月31日)因繼承財產權發生爭議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八條規定,因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但自繼承之日起滿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第二,我國遺產糾紛的處理原則。根據憲法“法律保護公民私有財產繼承權”的原則,我國繼承法一方面規定了繼承權的主體、客體、內容等事項,具有確認權利的功能;另一方面,它規定了繼承權受到侵害時的法律保護措施,具有保護權利的功能,充分體現了保護公民私有財產繼承權的原則。2男女繼承平等的原則。《繼承法》第九條明確規定,繼承權男女平等。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繼承財產的權利不分男女,平等享有;同一順序的繼承人的份額不分男女,平等享有,。三。權利義務一致性原則。在法定繼承中,對被繼承人負有較多義務的,應當分擔較多的遺產。不履行贍養義務的,不得分享或者少分享。
4。扶老攜幼、保護弱者的原則。分割繼承時,要注意保留胎兒的份額,照顧有特殊困難或者缺乏勞動能力、生活無來源的繼承人,多與與繼承人同居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分享遺產;遺囑繼承時,即使立遺囑人不保留胎兒或者缺乏勞動能力、不具備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份額,也要給予遺產的分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協商一致、發揮遺產效用的原則。《繼承法》第15條對此作了規定。這一原則要求繼承人應當本著相互理解、相互遷就、和諧相處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三是最新資料(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88條【普通訴訟時效,最長維權期限】向人民法院申請民事權利保護的訴訟時效期限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時效期間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債務人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特殊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決定延長期限。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財產繼承權發生爭議的,訴訟時效為繼承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的兩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強制拆遷應當遵守的法定程序
2021-03-10外資企業撤資流程
2020-12-17合伙人對合伙企業財產如何處分
2020-12-15父母如何起訴子女索要贍養費
2021-03-23仲裁協議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17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法律中規定的雇傭關系是怎樣的
2021-03-21討債時怎樣對付失聯的債務人
2020-11-13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企業辭退員工需謹慎 違法辭退需賠償- 溫明律師
2020-12-27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三責險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1-15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無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保險拒賠嗎
2021-01-07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