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獲得人壽保險的保險利益?
1。配偶。所有國家的法律都規定配偶雙方有共同的保險利益。美國有幾個州規定,妻子為丈夫的死亡保險投保時,不需要征得丈夫的同意或書面認可。
2。親屬關系。在英美兩國,法院對被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間的親屬關系是否足以構成保險利益存在不同意見。一些法院認為,如果他們是血親和近親,他們應該承認他們的保險利益。由于血親關系密切,不可能為了獲得保險金而謀殺被保險人。但是,法院沒有明確規定血親之間應該有多少親屬有保險利益。一般來說,只有父母和子女、祖父母和孫子孫女、兄弟姐妹可以相互投保。叔叔和堂兄弟姐妹除非有經濟利益,否則不被視為有保險利益。至于姻親,比如公婆和女婿、翁姑和兒媳、嫂子、繼父繼母和繼媳之間,沒有保險利益。然而,大多數美國法院認為,僅親屬關系不足以構成保險利益。一方親屬有法定權利要求另一方提供服務或者福利,或者因另一方死亡而遭受損失或者承擔責任的,才能簽訂有效的保險合同。另一方是否實際提供了服務或福利并不重要。因此,如果投保人對被保險人有利益預期,就符合法律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除投保人、配偶、子女、父母外,投保人對其贍養或者扶養的其他家庭成員、近親屬享有保險利益。因此,有贍養關系的兄弟姐妹之間、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喪偶兒媳、喪偶女婿與對公婆、公婆盡主要贍養義務的公婆之間,存在相互保險利益。(3) 債權人對債務人負責。債務人有向債權人付款的義務,但債權人不得對債務人財產主張除擔保權益以外的任何權利。因此,債務人死亡后,債權可能無法實現。因此,許多國家的保險法規定,債權人對債務人的生命具有保險利益,債權人可以在債務人死亡前運用保險措施保護債權。然而,確定這種保險利益的范圍以及保險金額與債務金額之間的比例似乎極為困難。如果認為保險金額應當與債權金額相等,債務人在死亡前尚未清償債務,保險金是債權人支付的保險費和利息的總和,不足以賠償債權人的損失。相反,如果允許債權人過度投保,則可能導致債權人為了獲得額外利益而謀殺債務人。因此,通常的做法是,債權人為債務人的人身保險投保時,如果是善意的,保險金額不受債權金額的限制,保險合同也不會因為保險金額高于債權金額而無效。我國《保險法》沒有明確規定債權人對債務人的生命是否具有保險利益。但是,從《保險法》第53條的角度來看,應當認為,除非債務人同意,否則債權人對債務人的生命沒有可保利益。我們認為,在當前我國法制化程度不高,商業信用和個人信用體系尚未建立,債權人利益屢遭損害的情況下,應更加重視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并明確規定債權人對債務人的生命有保險利益。
4。雇主和雇員。雇主和雇員之間有著密切的經濟利益關系,因此應該承認他們之間有著共同的保險利益。一些國家主張,即使員工或公司員工因其他原因辭職或離職,公司仍可以繼續支付保險費。保險事故發生后,公司可以要求保險人支付約定的保險費。也就是說,員工辭職不影響保險合同的生效。英國和美國的法院只承認公司的董事和重要職員有保險利益。至于公司是否對股東有保險利益,美國法院持否定態度。中國臺灣學者施*Sen認為,公司與無限責任股東有著非常密切的經濟關系,應認為公司對無限責任股東具有保險利益。我國《保險法》沒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是否存在保險利益,但在實踐中,普遍認為單位對勞動者具有保險利益。如單位以職工為被保險人,團體意外傷害保險。
5。合伙人。合伙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共同出資、經營和分擔風險的協議。合作伙伴之間的經濟利益非常密切。因此,應當考慮合伙人之間有相互的保險利益。任何合伙人都可以為其他合伙人投保的人購買人壽保險。英美法院認為,如果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合伙人簽署了合伙合同,其中一個合伙人將獲得另一個合伙人的人壽保險權益,如果合伙人真誠地同意每個合伙人都應簽署人壽保險合同,則保險費可以由合伙財產支付。其中一名合伙人死亡時,其他合伙人可以用保險金購買已故合伙人的合伙權益。我國《保險法》對此沒有作出任何規定。
6。其他情況。當事人之間存在合同或者業務關系,一方當事人的生死足以影響另一方當事人根據這種關系能夠獲得的法律、經濟利益或者預期利益的,也視為具有保險利益,可能遭受損失的一方可以為另一方訂立保險合同。在英美法中,也承認下列人之間存在保險利益:第一,未婚妻的未婚妻;第二,遺囑執行人或遺產管理人的繼承人或利害關系人;第三,破產債權人對破產管理人或監護人;第四,主債務人的擔保人;第三,破產債權人向破產管理人或監護人提起訴訟;第五,在與第三人訂立租賃合同的一段時間內,承租人對第三人負有責任。我國臺灣地區《保險法》第十六條也將“生活費、教育費的受保人”單獨列為一項,特別規定該人具有保險利益,可以為被保險人投保人身保險。其實,所謂“生活費或教育費給老百姓”一般都是有一定親屬關系的人,所以似乎沒有必要把他們與親屬關系分開。
壽險的保險利益可以通過上述渠道獲得,具體內容并不復雜。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機照片法庭上算證據嗎
2021-01-22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假結婚”與“假離婚”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26以談戀愛騙取錢財還能要回來嗎
2021-02-04汽車追尾事故賠償
2020-12-04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公民個人財產信息包括哪些
2021-03-19簽假合同應怎樣處罰
2021-01-27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
2020-12-16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形式如何確定
2021-03-12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