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遷補償協議常見的陷阱有哪些?
甲方主體資格不存在?
簽訂拆遷補償協議時,拆遷總辦公室是甲方,拆遷戶是乙方,乙方主體資格基本沒有問題。那么,甲方的主體資格如何?我們建議被拆遷戶提前核實拆遷辦主體資格,確認其符合簽訂拆遷補償協議的要求——拆遷補償協議的主要要求。因為現實中,往往會出現拆遷方的承包主體不具備資質,甚至根本沒有這樣的組織。在本案中,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存在嚴重的法律瑕疵。如果對方因為簽訂這樣的協議而拆除房屋,事后可能無法履行補償安置協議,這將增加今后維權的難度。
只簽字不蓋公章
除核實甲方主體資格外,還要看協議的最終簽章。在我國,在簽訂協議或合同時,通常要求個人簽字,而對組織或公司的要求主要是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公章。一般來說,在協議書的最后,拆遷辦不僅需要負責人簽字,還需要加蓋公章,這樣才能作為合同的主體。有爭議的,可以作為被告。因此,在賠償協議上,不僅要簽字,還要加蓋公章。
< P>空白協議 < P>你不能簽署一份空白協議,無論拆遷方有多吸引人,賠償條件多么寬泛,空白等于零,拆遷方填報的賠償金額將不再是它所說的,拆遷戶不再是。在拆遷補償問題上有發言權,他們只能被動地聽任他人擺布。有時,為了督促當事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拆遷辦承諾給予高額補償,卻沒有在協議中體現出來,這顯然嚴重侵害了被拆遷戶的合法權益。因為口頭承諾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書面協議是黑白的。雖然口頭協議和書面協議都具有法律效力,但口頭協議往往沒有證據證明,因此即使在法庭上,也很難得到支持。在此,強烈建議拆遷戶必須將所有拆遷補償事項落實到協議中。只有這樣,才能在后期通過法律手段尋求律師介入、維權時,有證據可查,有法可依。安置不具體
被拆遷戶選擇產權交易時,補償安置協議必須對被交易房屋的位置、樓層、面積、朝向、裝修等作出明確具體的約定。對于安置房尚未建成的情況,往往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因為很難確定安置房建在哪里、何時建成、房屋質量、面積、交付時間等因素。因此,有關事項應在協議中明確約定。拆遷律師遇到的案件較多的是房屋質量問題和拆遷期限問題。一些搬遷戶等了多年,終于住上了新房。然而,幾天之內,房屋出現了各種質量問題。此時,維權又添了不少困難和麻煩。還有一些被拆遷戶拿著補償安置協議好幾年了,卻拿不到安置房,因為協議沒有規定安置房什么時候建,什么時候交給被拆遷戶。有的協議甚至規定兩年后不收過渡費,這將給搬遷戶造成更嚴重的損失。
因此,被拆遷戶不應輕信拆遷辦的承諾,放棄自己的權利,否則將麻煩不斷。
貨幣補償尚未到位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采用貨幣補償的,必須明確貨幣金額、支付方式、支付地點以及是否一次性支付。因為拆遷辦的搬遷往往讓老百姓防不勝防,有時房子被拆遷了,卻得不到補償,因為協議對被拆遷戶不利,到處講道理也很難。因此,律師建議,先把貨幣補償到位,再讓拆遷辦把房子拆了,否則房子就不在了,要貨幣補償到位,很難有主動權。
違約責任不明確
在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拆遷辦經常做出各種承諾,但對違反承諾的后果卻沒有約定,這就為拆遷辦本身預留了空間,但給被拆遷戶的權利設置了障礙。如果沒有法律后果,就等于沒有擔保。
簽名和蓋章要小心。
最后,被拆遷戶在領取《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時,不得立即簽字,應認真閱讀,確保了解協議書的每一個細節和協議書的全部內容。你也可以復印一份,回家和家人商量,或者咨詢律師。如有疑問,可向對方提出異議并要求修改。簽約意義重大。簽署意味著承認協議的條款。這是最后一關了。如果你在簽約后覺得賠償不合理,那么你想維權,那就相當困難了。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的通病包括:不存在甲方主體資格、只簽字不加蓋公章、口頭承諾不書面執行、安置不具體等。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退伍費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12服刑人員交罰金的流程
2021-02-08留置人員一定有罪嗎
2021-02-25會計處理企業擔保問題有哪些要點
2020-12-19輕傷公安機關能撤案嗎
2020-11-22車禍有人受傷警察會立案嗎
2021-02-15股東之間贈與股權有規定嗎
2020-12-16能追討過去的贍養費嗎
2021-03-03勘察合同是否屬于專屬管轄
2020-12-02長沙市住房公積金最低標準是什么
2021-02-07上海離職補償金標準最長補償多少月
2020-11-26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