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遷過程中常見的問題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國家征收土地,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布實施。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向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痹摲鞔_規定,征地拆遷工作的主體只能是被征收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體由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實施。
在實際征地拆遷工作中,很少嚴格按照這一規定執行。多數情況下,政府設立臨時機構,有的叫開發區,有的叫工業園區,有的叫建設項目指揮部,人員由各部門臨時調動。有的縣級政府將建設項目的征地拆遷工作直接委托給鄉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不直接參與組織實施。土地征用公告是土地征用的必要程序。征地通知書有兩種,一種是征地通知書,另一種是征地補償安置方案通知書。根據國土資源部《征地公告辦法》第四條規定,被征收土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征地方案批準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公告征地情況,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實施。第五條規定:“征地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一)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時間和批準用途;(二)所有人、地點、土地類型和面積(三)征地補償標準和農業人員安置方式;(四)征地補償登記的期限和地點。根據第七條規定,“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征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并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第八條規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一)集體經濟組織征用土地的地點、類型、面積,地上附著物、苗木的種類、數量,(二)土地補償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三)安置補助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四)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和支付方式;(五)具體安置方式(六)其他與征地補償安置有關的具體措施。這兩個條例規定了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的時間和內容。
在實際征地拆遷工作中,完全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章要求進行公示的很少。有的小項目未公示,有的公示未張貼,有的公示兩次只公示一次,有的內容不全,有的未收到征地方案批準文件就發布征地公告。因此,公告內容缺乏審批權限、批準文號和批準時間。如果征地不依法公告,違反了法定程序,剝奪了農民的知情權,將造成嚴重后果。根據《征地公告辦法》第十四條規定,未依法公告征地的,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依法要求公告,有權拒絕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未依法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依法要求公告,并有權拒絕辦理征地補償安置手續?!墩鞯毓孓k法》第九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或者要求聽證的,應當自主管機關提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報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備案。”第十條規定:“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研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見。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舉行聽證。確需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批準的征地方案進行修改。”
根據上述規定,被征地農民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有權要求聽證和限期。因此,征地執行機關應當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說明聽證權。聽證權可以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中告知,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告知。但是,在征地拆遷的實際工作中,幾乎沒有聽證的告知權,更沒有聽證的舉行權,這實質上剝奪了被征地農民舉行聽證的民主權利。
4。調查工作不細致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在通知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登記后,由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詳細調查、核實逐項核實補償登記事項,填寫房屋設施、青苗等拆遷補償表,這項工作繁重、專業、復雜、繁瑣,容易出錯。要求員工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和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但在現實中,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還不能滿足要求。
在調查核實中存在諸多誤區:一是項目缺失,幾乎每戶搬遷戶都存在補缺問題。仍有許多物品丟失。二是補償標準不準確。被征地農民相互比較。如果標準很高,他們就不會來找你。如果是低,他們會來找你。第三,賠償標準的適用具有隨意性和不公平性,應當將良好關系的標準定得更高。四是責任感不強,簡單粗暴,對被拆遷戶不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造成被拆遷戶的抵觸情緒。《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三個月內,應當足額支付全部征地費用”,在實際征地拆遷工作中,可以收取部分土地補償費未在規定期限內付清。在一些拆遷項目中,拆遷戶在房屋拆遷后,已在過渡房屋內居住一年多,重建用地尚未出來。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美容糾紛法院判決實例
2021-01-26哪些財產可以抵押
2021-01-11土地征收補償原則
2020-12-29出版單位應如何避免侵權
2021-01-102020年什么情況下累犯能判緩刑
2021-03-06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工傷醫療待遇是什么
2021-02-06開車全責自己受傷怎么賠償
2020-12-21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