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拆遷,上訪真的有用嗎?
根據中國信訪條例第六條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信訪機構負責受理、移交和移交信訪人提出的信訪事項;第十四條信訪人應當:,信訪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對依照規定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律途徑解決的申訴,向主管機關報告,具有受理的職能并傳達信訪事項,但不具備解決法律問題的功能。如果被征收人想通過上訪解決相關法律問題,其實是一種解決辦法,不是真正的問題。因此,信訪是解決群眾問題的途徑,而不是解決任何法律問題。原因如下:
<1。信訪維權周期長。當信訪無果時,我們會發現很多行政行為已經過了法定的復議或者訴訟期限,失去了勝訴的權利。比如:很多被征收人認為,如果不簽補償協議,拆遷方就不敢拆房子。但根據法律規定,被征收人在簽訂合同的規定期限內不能與政府部門達成補償協議的,政府部門將根據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予以公告。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向人民法院申請法院依法強制執行。也就是說,如果被征收人沒有簽訂安置補償協議,也沒有啟動任何法律程序(上訪不是法律程序),拆遷方可以向法院申請司法強制拆遷。司法強拆在我國是合法的。誤以為如果不簽安置補償協議,拆遷方就不敢拆房子!
2。因為信訪部門受理的群眾性問題,不能包括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律途徑解決的投訴。因此,信訪部門不會因為信訪而提起訴訟。信訪一般涉及面廣。如果有人上訪,政府會出面解決問題。那么上訪的人就會越來越多,走法律程序的人就會越來越少,這嚴重危害了國家的司法秩序。從這個層面來說,政府不會輕易打開信訪的大門。
3。越級上訪、大規模上訪不利于社會和諧,容易引發擾亂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安全等刑事案件。
最后提醒被征收人在政府部門張貼征收公告和安置補償方案時,注意收集證據,并就政府征收的法律問題咨詢專業律師。在作出賠償決定時,如果對賠償決定不滿意,應及時采取法律措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要錯過維權的最佳時機。以上就是小編為你解答的所有問題。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訪問律師網在線法律咨詢。你也可以閱讀相關的法律知識。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直系親屬贍養協議范文
2021-03-22打人致輕傷一級判什么刑2019年最新規定
2020-11-24什么情況不用贍養父親
2021-02-11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被告申請財產保全能支持嗎
2020-12-30仲裁協議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17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霸王條款是合同欺詐嗎
2020-11-29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投資商業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拖欠農民工工資兩年內怎么處罰
2021-03-19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