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案的審理過程中,有以下三種觀點:
<1。原告、被告雖已全面履行合同義務,但雙方均未向房地產主管部門辦理房屋權屬登記,故房屋權屬未轉移,房屋買賣無效,雙方互還,被告已重建房屋,而實際交還房屋已經完成的,如果不可能的話,應當責令被告返還拆遷補償款。被告在村委會分配給原告的宅基地上重建房屋。根據相關規定,農民的房子不能賣給城鎮居民。本案中,原告和被告違反規定,合同無效。但是,原告在2000年4月25日交房后,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了侵害,并于2004年5月才聲稱合同無效,超過了駁回原告索賠的法定期限。但合同無效不適用時效規定,故買賣合同應視為無效,賠償應考慮被告房屋改造后形成的增值因素和投資,少給予或不給予原告。筆者同意第三種觀點。理由:第一點,我國《合同法》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強制性規定是強制性規范。強制性規范包括強制性規范和禁止性規范。強制性規范是指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當事人應當作出某種行為的規范;禁止性規范是指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當事人不得作出某種行為的規范。我國法律對強制性規范和禁止性規范沒有區別,違反強制性規范和禁止性規范的合同無效。我們不難理解違反禁止性規范的合同的無效性。就像國家禁止的藥品銷售合同的無效一樣,任何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行為都是無效的。然而,違反法律強制性規范是否無效,值得商榷。《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家庭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省規定的標準,自治區、直轄市。“農村宅基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查,縣級人民政府批準。”“農村村民出售、出租房屋后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條例》第三十五條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規定:“農村村民租房后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農民購買農村村民住房,應當符合申請宅基地的條件。”根據上述規定,出售農村私有住房,因涉及土地使用權轉讓,還需經有關部門批準,違反有關規定,合同可能無效。然而,我們知道有兩個不同的概念:無產權轉讓和買賣合同無效。買賣合同無效不能導致產權轉移,但非產權轉移的原因不一定是合同無效。從保護買受人合法權益的角度來看,未經產權登記認定合同無效顯然是不合適的,因為買賣合同一旦認定無效,其結果將是無效的,其結果對買受人極為不利。基于誠實信用原則,買受人認為出賣人不會再回去了,并在房屋重建方面做了大量投資。一旦認定無效,買方的損失不僅是可計量的損失,而且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就失去了合同當事人平等保護的原則。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權收益是否可以擔保
2021-01-19如何確認侵權歌曲賠償金額
2020-11-13實習協議中包括試用期嗎
2020-12-14工傷鑒定造假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3-18法律咨詢合同需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22職工持股會
2020-12-17商標侵權怎么怎么處罰
2020-11-30賣假貨怎么處罰
2020-12-27不動產可以行使留置權嗎
2021-02-05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治安拘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2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是不是沒有資格繼承遺產
2021-02-14開發回遷房房產證如何辦理
2020-12-25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正在建造中的房屋可否作抵押物?
2020-11-13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簽了就業協議又想解約
2020-12-16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