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有沒有補償。
征地補償費:指征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費之和。(《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首先,土地補償費是國家征用土地造成土地所有者投資和收益損失的補償。補償對象:土地補償費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補償標準:耕地補償為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其他被征用土地的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助標準由省規定,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地補償安置補助標準執行。二是安置補助,是國家建設征用農民集體土地后,對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以土地為生活來源的農業人口給予的補助。
補償對象:被安置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安置補助,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使用;被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金支付給安置單位;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金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金應當支付給被安置人或者經被安置人同意用于支付被安置人的保險費用。補償標準:征用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最高不超過15倍。
征用耕地安置補助:按需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安置的農業人口,按照被征地耕地數量除以被征地單位人均在征地前占用耕地數量計算。第三,青苗補償費是指水稻、小麥、玉米、馬鈴薯、蔬菜等農作物損失的一次性經濟補償費。
補償對象:地上附著物和苗木的補償費屬于地上附著物和苗木的所有者。
補償標準:見省、市、縣政府規定。四是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是指房屋、水井、道路、管道、水渠等各類地上建筑物、構筑物的拆除、恢復費,以及被征收土地上林木的補償或砍伐費。
補償對象:附件的所有者或用戶。
補償標準:考核或見省、市、縣政府規定。第五,其他補償費是指除土地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苗木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外的其他補償費,即因征地給土地單位和農民造成其他損失而支付的費用,如水利設施恢復費、誤工費、搬遷費、基礎設施恢復費等。
補償對象:所有者或使用者。
補償標準:見省、市、縣或考核規定。
以上知識是對《經濟學人》編輯提出的“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是否有補償”問題的回答律師網. 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律師網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合同誰承擔責任
2020-12-11合同履行不能是無效合同嗎
2020-11-16新婚姻法財產公證程序
2021-03-23申請商標注冊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7實現抵押權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1交通肇事罪檢察院到法院多久能判下來
2020-12-23無期徒刑能改為有期嗎
2021-02-22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最高法院將出臺勞動案件司法解釋
2021-01-25指定管轄的裁定要送達當事人嗎
2020-12-17在商場受傷怎么辦,都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31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保姆提供勞務致人損害由誰擔責
2020-12-30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