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城鎮房屋拆遷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5]45號),被拆遷人取得的拆遷補償,按照國家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標準,免征個人所得稅。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政策性搬遷、處置所得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的通知》(國稅函[2009]118號),因政府城市規劃原因,企業整體搬遷(包括部分搬遷或部分拆遷)或處置相關資產,按照規定標準向政府取得的搬遷補償金,基礎設施建設和其他政策原因補償或者處分相關資產所得,以及通過市場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招標、拍賣、掛牌等)所得,應當按照下列規定處理:。根據《通知》規定,企業所得稅待遇應為政府行為導致的政策性搬遷,因企業自身原因導致的搬遷不按《通知》規定執行。搬遷企業的政策性收入應直接從政府財政和土地部門取得。被拆遷企業從取得土地使用權的企業直接獲得的補償,不屬于《通知》所稱的政策性拆遷收入。企業因政策性搬遷處置土地使用權以外資產取得的收益,可以按照通知規定處理。搬遷企業取得實質性補償的,按照簽訂補償協議時確定的公允價值確認收入。
2。搬遷企業取得政策性搬遷收入或者處置收入的,自政府搬遷公告和文件規定的搬遷期限開始的下一年起五年內,可以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五年期滿的年度,企業應當按照通知的規定,將實際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收入或者處置收入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五年期滿后,因同一搬遷行為再次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收入或者處置收入,應當一次性全部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3。從搬遷或處置收入中扣除的項目,限于以下五項:為與搬遷前相同或類似的目的購置、建造新的固定資產的費用、購買土地使用權的費用、其他固定資產改良費用、技術改造費用,安置職工的費用。其他費用不予扣除。企業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因搬遷而拆除的固定資產、其他資產的報廢損失或者安置職工的其他費用的,不得重復計入扣除。
4。搬遷企業取得第一次政策性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的年度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提交政府的搬遷文件和公告、原占用土地已招拍掛的文件、確定的政策性搬遷補償收入總額由政府提供的實物補償方案、政策性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固定資產置換或改良、購買土地使用權收支預算、技術改造、購買其他固定資產、安置職工計劃或立項報告應當向企業所得稅主管稅務機關備案。五年期終了時,企業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報告目前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置換、其他固定資產購置、固定資產改良、技術改造、職工安置等實際支出計劃和項目文件,全國法院對農村土地補償分配糾紛沒有高度統一的認識,網上發現的案例和觀點也不盡相同。大多數案件的處理都是按照土地征收補償應當補償給耕種土地的家庭的原則,使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機會獲得補償。首先,家庭承包的征地補償不屬于收入范疇,它是對耕地損失的補償和安置補償,不屬于繼承財產的范圍。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條規定:“家庭承包人是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因此,家庭土地承包人的主體是農民,不是家庭的每一個成員,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沒有獨立的家庭土地承包權。如果家庭成員去世,30年的合同期限不會改變,不存在合同管理權的繼承權問題。承包地由其他家庭成員繼承。家庭成員死亡后,其民事主體資格已經喪失,不能經營和使用承包土地,不是土地承包經營主體中的農民成員。因此,他們不能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征地補償也不能成為他們的個人遺產。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六條規定:“承包人的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承包人有權依法取得相應補償。”。可見,能拿到土地補償費的是承包人,承包人是農民。死亡或者喪失家庭成員身份的人,喪失農民家庭成員身份的,不能得到補償,可能沒有成為農民家庭成員的人,也不能得到補償。因此,只有現有的農戶成員才能得到補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規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后,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要求繳納相應份額的,應當予以支持。”因此,在確定征地補償方案時,能夠獲得征地補償的人,就是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
以上是對“征地補償是否征稅”的回答。可以理解,被拆遷人按照國家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標準取得的拆遷補償免征個人所得稅。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其他法律知識,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認定夫妻債務
2021-02-06企業開除員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以公司盈余資產支付股權受讓款是否構成抽逃注冊資金
2021-02-24農村民房房照丟失了怎么辦
2020-12-17嚴重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有哪些
2021-02-04重大交通事故處理手續有哪些
2021-01-24效力未定的合同有哪幾種類型
2020-12-01刑期執行過半就能申請假釋嗎
2021-01-30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區別
2021-01-2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及精神賠償
2021-03-17離婚起訴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7別墅地皮可買賣建房嗎
2021-01-15買集資房有風險嗎
2021-02-27集體合同是特殊的勞動合同嗎
2021-01-13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