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在征地補償項目中,包括土地補償、安置補助、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等,不存在誤工補助。《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耕地征收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被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被征收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安置的農業人口數量,按照被征收耕地數量除以被征收單位征地前人均占用耕地數量計算。每一被安置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標準為征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6倍。但被征收耕地每公頃最高安置補助不得超過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5倍。土地補償費和征用其他土地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由各省規定,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標準執行。被征收土地上附著物、苗木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征收城郊菜地的,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資金。依照本條第二款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不能維持被安置農民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自治區、直轄市。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的總和不得超過被征收土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
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國務院可以提高特殊情況下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助標準。誤工費補償標準根據當事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傷者缺勤時間根據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診療證明確定。因傷連續延誤的,延誤時間可計算至最終傷殘評定前一日。當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滯納金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實際減少的收入必須是實際損失的收入,包括工資、獎金、津貼、班薪、法定兼職收入等,但一般不包括企業經營者作為受害人損失的經營損失和特殊工種補貼。
當事人沒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最近三年當事人的平均收入計算;當事人不能證明最近三年當事人的平均收入的,可按當地上一年度同行業或類似行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計算。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征地補償項目不存在誤工補償,包括土地補償、安置補助、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別人不欠我錢但是有張欠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9夫妻一方離家出走的離婚程序
2020-12-01公司建立了工會可以解散嗎
2021-01-04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房屋建筑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2021-03-02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糾紛
2021-01-03土地出讓金與征地費有什么區別
2021-02-24農村集體流轉合同可以簽多少年
2021-01-27涉及糾紛拆遷安置買賣協議認定
2020-12-25多年居住的房子被拆遷方說是“違建”,拆除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2020-11-17拆遷安置房購置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公寓和住宅如何選擇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