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查取證
我們參考《行政處罰法》的規定來做說明。其第37條規定,行政機關在調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詢問應當制作筆錄。
這是一切行政執法行為的基本程序要求,即要作出違建處置的行政決定,就必須先赴現場進行入戶調查、取證。如果相關部門連門都沒進過,人也沒來過,也沒拍照也沒攝像也沒詢問也沒測量就直接下“決定”,那么這個決定一定是事實不清、依據不足的違法行政行為。
實踐中,有些違建處置決定純粹就是征收方為實現其“逼簽”目的而隨意制作、下發的,在這一必經環節上往往存在問題。
二、聽取陳述申辯
《行政處罰法》也給了當事人陳述和申辯的權利,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否則根據四十一條的規定,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也就是說行政機關沒有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或聽取意見,行政處罰是違法的。而且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申辯而加重處罰。
三,作出“責令”類行政決定,對違建事實進行認定并作出處置決定
針對這類文書不服的,被征收人一定要及時提起復議或者訴訟,進而阻卻行政強拆的進逼。根據《行政強制法》第44條之規定,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拆除的,行政機關才可以依法強制拆除。
也就是說,在限期自行拆除決定作出后的6個月救濟期限內,行政機關依法是不得直接對房屋實施強拆的。只有在6個月到期后,其才能推動催告、作出強制執行決定等強制執行的程序。
四,書面催告
催告是指當事人在行政決定作出后不自覺履行義務,行政機關督促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義務,否則承擔被強制執行后果的一種強制執行決定的前置程序。
《行政強制法》第35條規定,催告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并載明履行義務的期限、方式和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權和申辯權。當事人在收到催告書后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應當充分聽取,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記錄、復核。其中成立的部分,行政機關應當采納。
五,作出強制執行決定
經催告,當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決定,且無正當理由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強制執行決定也是書面形式,需載明強制執行的理由依據、方式時間、申請復議或提起訴訟的途徑和期限,并加蓋行政機關的印章。
在違法建筑的認定以及隨后的限期拆除決定法律是有嚴格的程序規定予以約束,如果當事人在征收拆遷的過程中遇到房屋被確定為違法建筑并要求限期拆除的,要及時拿起法律的武器以維護自己的權利。以上就是小編為您解答的全部問題,若有其他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也可以閱讀相關法律知識進行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懷孕期間可以離婚嗎
2020-12-16頂樓漏水該怎么做
2020-11-10放棄撫養權需要公證呢
2021-01-01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什么時候要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01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保險代理人解除合同需多久
2021-01-30保險索賠五大訣竅
2020-11-22什么是自留保費
2021-01-18人到中年買保險
2021-02-07土地轉讓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31拆遷補償標準過低能否提起訴訟
2021-01-06農村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