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農村村民房屋、其他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應當依法及時足額繳納,并為被征地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一般來說,村集體儲備20%—30%的土地補償費,其余分配給農民個人。常見的分配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誰的土地被征收,另一種是誰擁有土地補償費。二是平均分配給全體村民,但無論采取哪種分配方式,都要由村民會議決定。按照誰支付安置補助金的原則,被征地農民自愿放棄安置的,安置補助金將支付給被征地農民。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已到退休年齡的農民可以直接領取土地損失保險費,18歲以下的青少年不需要購買社保,因此補償金將直接支付給老百姓。地上附著物和苗木的補償費屬于地上附著物和苗木的所有者。在流轉期間收取的,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費屬于承租人。
以上知識是對農村征地補償分配的回答。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自身優勢
2021-01-01個人注冊商標的流程及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1-01-06學車引發車禍,賠償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1-10未成年犯罪監護人責任有哪些
2020-11-13仲裁裁決書怎么寫
2021-02-23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放棄去世人的繼承權后有居住權嗎
2021-01-10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0-12-02危房改造不批如何投訴
2021-01-28如何委托律師購房
2021-02-05勞務合同簽一年辭職需注意什么
2020-12-20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什么是保險條款
2020-12-27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