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拆遷涉及被拆遷人的直接利益,補償是拆遷的關鍵。兩者都是沖突和摩擦的觸發點。在保護被拆遷人利益時,必須遵循“維護公共利益”的原則。過去,被拆遷人通常在騰退后簽訂補償安置協議。今后,被拆遷人可以在搬家前簽訂補償協議,這樣可以避免房屋被拆遷卻得不到補償,甚至出現“舊房被拆而不新房”的情況。補償方式多種多樣,被拆遷人的選擇應受到尊重。補償方式可以是貨幣補償或房屋產權交換。如果是合法規范的房屋拆遷程序,首先要取得政府相應的征地審批,并公布政府作出的征地決定和補償方案,然后與被拆遷戶協商簽訂拆遷協議。如果是暴力拆遷,可按以下方式處理:
<1。遇到暴力拆遷等突發情況,不能用暴力來控制暴力,要盡量冷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害。當然,面對無理強拆,心里非常委屈和憤怒,難免會做出沖動的事情,但是,想到這件事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更合法的解決辦法,違者最終會受到法律制裁,你為什么要自己動手?
2、積累拆遷法律知識,維護自身權益。被拆遷人也能了解一些拆遷的法律常識,這讓人不敢輕視。很多拆遷人正是因為不懂法、不懂法,才敢肆意甚至暴力拆遷。其實,只要你懂一些法律常識,你就能應付很多情況,這樣你就不會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了侵犯。公安局不受理或者受理后冷淡處理的,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向公安機關提起行政復議。
所謂“違法拆遷”,是指未經法定批準文件強制執行的強拆行為。比如在房屋征收中,如果沒有法院的強制執行裁定,就是典型的違法拆遷。再比如在拆除違章建筑時,如果沒有政府部門的決定限期拆除,就屬于違法拆遷。
面對非法侵權的威脅,立即報警求助,同時正式向當地公安機關提出書面保護請求,并保留送達回執。侵權人被侵權后,可以要求其立案偵查,追究其刑事責任。公安機關不作為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主要法律依據是:
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第一款第六項規定: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答復履行保護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法定義務的申請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對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如果房屋被強拆,如何處理,要看強拆是否合法。如果是違法的,可以收集相關證據,然后報警。如果您需要更多的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師事務所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
2020-11-10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保險公估人是什么
2021-01-20保險名詞解釋:什么是保全 如何申請?
2020-12-25怎樣選擇理想的保險公司?
2021-01-24出讓土地土地使用稅怎么繳納
2021-01-24土地出讓配套費的計算是怎樣的
2020-12-14土地流轉合同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土地制度有什么大的改變
2021-01-28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3-14拆遷安置房辦產證要多少錢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