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拆一般是由于房屋拆遷人和被拆遷人不能達到相同的補償內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被拆遷人如果不想被強拆,就需要對強拆的方式和情況了解一些常識。
所謂強制拆遷,是指房屋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協商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依法強制拆除房屋的行為,一方向房屋所在區縣住房和土地局申請行政裁定后,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未在行政裁定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搬遷。
強拆方式有兩種:
1)行政強拆,由區縣房產局申請,區縣人民政府在區縣房產局的指揮下實施,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根據《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強制拆遷實施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遷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2)司法強拆,由區縣房產局向人民法院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實施強拆時,應當同時對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進行補償安置。
目前,規范城市房屋強制拆遷最重要的行政法規是2001年6月13日國務院頒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規定的城市房屋強制拆遷有行政強制拆遷和司法強制拆遷兩種方式。城市房屋行政強制拆遷,是指被拆遷人不履行生效裁決確定的搬遷義務,行政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強制被拆遷人履行裁決規定的義務的行為行政裁決。根據《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強制拆遷實施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遷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下列情況不得強拆:
1。未經裁定,不得實施行政強拆;
2。拆遷人未按照裁決意見提供補償資金或者安置周轉房不符合國家質量安全標準的,不得實施強制拆遷,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提前15日通知被拆遷人,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動員被拆遷人自行搬遷;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此外,還應當組織居委會(居委會)代表和被拆遷房屋所在單位到現場作為強制拆遷的見證人,對被拆遷房屋和房屋內物品應當由公證部門進行公證。但《條例》第二十條規定,向政府申請行政強制拆遷,應當提交被拆遷房屋證據保全公證書,即:,被拆遷房屋的證據保全公證在政府作出行政強制拆遷決定前完成。實踐中,公證工作是在取得行政強制拆遷決定后、行政強制拆遷實施前完成的。
編輯律師網提醒您:以上是“哪些情況不能強拆,強拆有幾種方式”的詳細說明。我希望它能幫助你。面對拆遷過程,一定要了解相關拆遷安全常識,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權益。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咨詢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定金是合同額度的多少
2021-03-12未簽勞動合同被辭退有什么補償
2021-01-25閑置2年房產能抵押嗎
2020-11-21挪用公款 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7格式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可以更改
2021-01-17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二手房中介買賣糾紛有哪些
2020-12-10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期限屆滿
2020-12-06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保險受益權的變更
2020-11-29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