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土地征收計劃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收土地的市、縣人民政府實施,并確定土地征收機關、批準文號、土地用途、范圍、面積,批準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有關規定,并在被征地鄉(鎮)或村公布征地補償期限。征地公告包括征地計劃公告和補償安置計劃公告,是保障農民知情權的法定程序,是防止征地補償暗箱操作的程序保障。不依法履行征地公告義務的,將被剝奪知情權、聽證權和建議權,嚴重違反程序。農民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行政機關依法履行征地公告義務。法律依據:土地征收方案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收土地的市、縣人民政府和土地征收機關、批準文號、土地用途、范圍、面積、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實施對農業人員征地補償的期限和期限,經批準的鄉(鎮)村應當公告。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批準的征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在被征地鄉(鎮)、村公布,聽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實施。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批準征收建設用地。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按照土地管理法規定的權限報省級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批準。建設用地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同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公布審批結果;經國務院批準的,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公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訂)(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第四十七條規定,國家征收土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公告實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進行被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公布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和征收目的,被征收土地所在鄉(鎮)、村、村民小組范圍內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至少30天,聽取被征收農村集體經驗和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意見,村民委員會和其他有關方面。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大多數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情況,組織聽證,修改方案。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房地產權屬證明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計算落實有關費用,確保足額到位,并與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申請征收土地,應當如實說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完成有關前期工作后,方可申請征收土地。
以上是與政府征地計劃有關的法律問題,由律霸小編為您整理。如果您有更多疑問,可以咨詢律師事務所的專業律師,也可以直接委托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幫助您走出法律困境。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用工十幾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1-29父母逼婚是否違法
2020-11-24法律顧問費與顧問費在稅收的區別
2021-02-20把抵押的車賣了是否違法犯罪
2021-03-07貨車是否年檢影響交通責任嗎
2021-03-05拆遷款支票拿到怎么給錢
2021-02-20借條中既約定了逾期利息又約定了違約金該如何計算
2021-01-04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裝修事故免責合同是否能夠免責
2020-11-09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有什么
2020-12-12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下述保險公司責任是否應該免除
2021-02-05投保后需要維護保險標嗎
2021-03-25論訴訟代理主體之規范
2021-02-15兼業保險代理人形式
2021-03-19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