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遷糾紛如何有效解決?(一)人民法院就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拆遷人的補償安置糾紛提起民事訴訟的行政裁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被拆遷人和房屋承租人未達成拆遷安置協議,并告知當事人可以按照拆遷條例向有關部門申請裁決的。根據拆遷條例,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未就拆遷補償安置達成協議的,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作出裁定。執行裁定的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決定。裁定的內容包括補償方式和數額、安置的面積和地點、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期限等,裁定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2) 當事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六十日內向作出裁定的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的同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或者由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的上一級主管部門作出裁定。當事人也可以在收到裁定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為不影響拆遷工作的順利進行,在訴訟期間,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安置房、周轉房的,訴訟期間不得停止拆遷。在城市房屋拆遷過程中,被拆遷人或者承租人拒絕執行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定的,拆遷條例規定,被拆遷人或者承租人未在裁定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搬遷的,可以強制拆遷依法實施。強制拆遷的實施必須以裁決為基礎。在裁定規定的期限內未搬遷的,可以依法強制搬遷。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責令有關部門實施行政強制拆遷,或者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執行。二是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達成后房屋拆遷糾紛的處理方式。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后,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拆遷期限內拒不搬遷的,應當通過司法、仲裁等途徑解決。拆遷人之間沒有仲裁協議的,拆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訴訟期間,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行執行。采用仲裁的,當事人必須自愿達成仲裁協議。仲裁協議包括《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的仲裁條款和糾紛發生前后以其他方式達成的仲裁協議。仲裁委員會的人選由雙方協議決定。仲裁實行“一審終局制”。裁決作出后,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得受理仲裁申請,也不得就同一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沒有仲裁協議的,一方當事人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的,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上述內容是對“如何有效解決房屋拆遷糾紛”問題的回答。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閱讀律師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為躲電子眼噴涂車牌違法嗎
2020-12-29自然人有維護生命尊嚴的權利嗎
2021-01-18嫖娼是犯罪嗎?嫖娼被抓怎么處罰
2020-12-12新三板掛牌到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14土地出讓程序
2021-02-02物業管理費包括垃圾處理嗎
2020-12-29擔保合同在主合同一年前有效嗎
2021-02-13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保險投保人指的是什么
2020-11-16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非直系親屬關系可以買保險嗎
2021-02-12汽車自燃房子火災怎么賠償
2021-01-23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保險欺詐包括哪些行為
2021-02-24承包土地需要知道哪些法律內容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