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三農”問題影響著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人們開始關注并不斷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目前,關于我國農村土地所有權改革的討論很多:
<1。這種觀點認為,農村土地的兩種所有制應轉變為單一的國家所有制,實行土地國有化。主要觀點如下:
①由于集體經濟在土地使用、收益、處分等方面的權利受到國家的限制,我國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名義上是一種不完整的國有制度。因此,實施土地國有化只是“正名”。(2) 國家對農村土地實行直接統一管理,有利于克服土地管理的無政府狀態,避免土地投機,增強農民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③土地國有化實施后,通過實行“永佃制”等土地使用制度,使農民產生失落感,穩定人民群眾,調動農民經營國有土地的積極性。這種觀點認為:從我國農村的實際情況來看,土地應該是國家所有、集體所有和個人所有,即三元所有制。一元歸國家所有,即國有農林牧漁業用地歸國家所有;他們有權與其他“集體”經營、交換、轉讓、抵押、交易,并有權實行內部經營權益分配;三元是私有的,即原來歸個人所有的宅基地,長期經營的口糧地和私有土地,以及長期歸個人所有的果林占用的土地。土地私有制認為,國家和集體越是統一,土地的潛力就越小。為了適應我國生產力的現狀,我們應該創新土地制度,放棄土地的集體所有制,把土地的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還給土地的最終使用者——農民,即按照“耕者有其田”的原則,將土地私有化有他的土地”。私人取得土地后,有權轉讓、買賣、出租、抵押。耕種者根據實際面積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的土地稅。但是,土地的私人自由是有限的,未經許可,不能改變土地的使用和利用方式。持這種觀點的人主張,土地的國有和私有都應得到承認。根據法律規定,土地最終是國有的,允許以管理的形式私有和繼承;宏觀上,受法律的剛性約束,微觀上,按照商品經濟規律自由組合。這樣做的好處是,既有利于土地的統一規劃和利用,又能使經營(占用)土地的商品生產者自由調整土地規模。這一命題的典型名稱是“以國有土地為基礎的個人所有制”。這種觀點認為,只有加強土地集體所有制,建立和完善農村土地產權代理組織,進一步明確土地所有者與土地使用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才是唯一的選擇。通過這些組織的作用,國家間接管理和控制農業用地。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人可以申請執行債務人工資嗎
2020-12-10什么情況會被超期羈押
2021-02-05怎么撤銷掛名股東
2020-11-12暴力脅迫簽訂的合同必須履行嗎
2020-12-06拆遷維權委托律師需要多少費用
2020-12-18公司股權轉讓掛牌多長時間
2020-12-16怎樣把握專利申請時間
2021-01-23專利權評價報告官費
2021-02-21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民工蝸居討薪方法有用嗎,農民工還可以如何合法討薪
2021-02-26民法總則對保護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24遺囑繼承的房產出售后交哪些費用
2021-02-23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網簽購房合同查詢
2021-03-12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人壽保險拒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9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承保哪些責任?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