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得轉讓對該財產的占有,以該財產作為債權擔保的法律制度。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法將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根據《擔保法》規定,以城市不動產作為抵押擔保的,必須進行抵押登記,否則,不能對抗第三人。所謂“不得對抗第三人”有兩層含義:一是抵押人(債務人或第三人)在合同簽訂后轉讓抵押物的,抵押權人(債權人)對善意取得該抵押物的第三人沒有追索權,但只能要求抵押人提供新的擔保或者要求債務人立即償還債權;二是抵押合同簽訂后,抵押人以抵押物重新設定抵押,后抵押權人登記抵押物的,后抵押權人在實現抵押權時,可以優先于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前抵押權人。簡言之,抵押物登記后,無論抵押物轉讓給誰,只要債務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未履行債務,抵押權人就可以對抵押物實現抵押,并享有優先受償權。毛、肖之間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毛澤東不得不把貸款還給肖某。毛某為該房屋設定了抵押擔保,但他沒有向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抵押登記。根據法律規定,他們之間的抵押擔保合同沒有生效。之后,毛某將房屋抵押給銀行,并辦理了登記手續。銀行在未登記抵押權人之前取得了獲得補償的權利。毛某和肖某雖然建立了抵押擔保關系,但由于沒有辦理抵押登記,沒有有效條件,他們無法與銀行抗爭。
在抵押合同中,抵押人與抵押權人約定,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抵押權人尚未清償時,抵押物的所有權轉移給債權人,學者稱之為“流動合同”。我國《擔保法》禁止流動性合同,其立法目的是保護債務人的利益,避免債務人因急迫而遭受巨大不利。一般來說,債務人遇險時,債權人往往會利用這個機會,迫使債務人訂立流動性合同,以擔保物價值較大的少量債權,希望在債務人不能在期限內償還債務時取得擔保物的所有權以期獲得非盈利。這樣一來,債務人既會蒙受重大損失,也會蒙受損失,嚴重違反了民法上的公平原則和等價有償原則。《擔保法》第四十條規定,訂立抵押合同時,抵押權人和抵押人不得在合同中約定,債務履行期滿抵押權人未清償的,抵押物的所有權轉移給債權人。因此,在本案中,毛某和肖某在借款時的約定是流通合同,應當無效。因此,肖某主張房屋歸自己所有的說法,法院無法支持。以上是按揭未登記、不能對抗第三人的要點,由編者整理律師網. 我希望它能幫助你。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驅逐出境的具體方式
2021-01-09政府拆了房子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05投保人的保單可以抵押債務嗎
2021-01-21收據原件丟失,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3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多長時間
2021-01-15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是怎樣規定責任的
2021-01-15欠條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1-03-14老板一直拖工資怎么辦
2020-11-25離婚和財產分割的相關規定
2021-02-09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9責任保險和解制度的重構
2020-12-05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法律對殘疾人投保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