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第二款規定:“遺失的財產、漂流的財產、流浪的動物,應當歸所有人所有,所發生的費用由所有人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至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了權利和義務遺失物的發現人、無人認領遺失物的歸屬等,不涉及遺忘物。這里明確使用“失物”一詞。可見,民法對遺忘物沒有法律規定,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的規定:非法占有他人遺忘物、埋藏物,拒不交出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年以上,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在刑法中,規制的對象是拾起被遺忘的財產,而不是對其進行調整。由于民法和刑法采用了兩個不同的術語,民法界有人認為應當區分遺失物和遺忘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遺忘物的占有者有意識地將遺忘物放置在某個地方,并能準確地回憶或解釋被遺忘物之后留下的具體地點或場所。從拾荒者的主觀心理狀態來看,拾荒者往往對物品是遺忘還是丟失有直觀的判斷。侵占遺失物的法律責任與侵占遺忘物的法律責任截然不同。一種只是作為民事糾紛進行調解,而另一種則受到國家處罰。究其原因,這兩類拾荒者如果把事物當作自己的東西,其主觀惡意是不同的。侵占遺失物的主觀惡意較小,僅需賠償;侵占遺忘物的主觀惡意較大,應予處罰。從占有變更模式來看,遺失物處于“占有-無人占有”模式,遺忘物處于“占有-占有”模式。[10] 無論管理者是否發現并拾起被遺忘的財產,都是被遺忘財產所有人的遺忘行為導致現場管理者自動占有被遺忘的財產。在法律效力方面,遺失物的拾得人有權要求收取費用或者報酬,遺忘物的拾得人或者發現人無權要求收取費用或者報酬。
根據上述介紹,遺產和遺失物在法律上有四個主要區別。相信通過閱讀以上介紹,您一定會對遺產與遺失物區別的法律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您對此有任何法律問題,請咨詢律師網,他會給你一個專業的答案。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1對管轄異議二審裁定不服怎么辦
2020-12-01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如何定罪量刑
2020-12-02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代理商合同特征有哪些
2021-03-06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飛機延誤一天賠償多少
2021-02-23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概念簡析
2021-02-1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有哪些,以及有哪些方式
2020-11-18永久性土地轉讓合同是永久有效的么
2020-12-03非法轉讓土地獲取拆遷補償款如何處理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