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失物處理的失主將給予什么處罰
對放棄失物的應及時歸還失主或移交有關部門處理。對部分交出失物并作為自己財產的,特別是對擁有失物處理權的,要承擔將失物恢復原狀并繳納罰款的處罰。構成犯罪的,還將受到刑事處罰。
民法典第122條(2021年1月1日生效)規定,因他人無法律依據獲取不當利益,遭受損失的人有權要求其返還不當利益。屆時,與民法典相抵觸的規定將被廢止。《民法典》施行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規定,沒有法律依據取得不當利益,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給受損失人。“不當得利”是指沒有法律依據,損人利己的法律事實。不當得利人應當將不當得利返還給受損失人。不當得利的性質屬于法律事實事件。不公正受益人的義務是根據法律規定的理由發生的。不是懲罰受益人的行為,而是糾正受益人不當得利的不合理現象。因此,我國民法原則規定,只要存在不當得利的事實,就必須在不質疑當事人主觀意愿的前提下予以糾正。以他人財產為自己所有,沒有任何法律依據,是不當得利。此外,我國刑法規定,非法占有他人遺忘物,數額巨大,拒不交出的,以貪污罪論處。拒不交出他人財物的,以貪污罪提起刑事訴訟。但不存在拒不交出撿拾物的情形,故不應將其視為貪污罪,不能視為犯罪,不能以刑法處罰,其行為只能由民法調整。拾得遺失物的法律效力如何。發現的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時,知道的,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出領取通知書。失物招領人在向有關部門交付失物之前,在收繳失物之前,有關部門應當妥善保管失物。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所必需的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在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要求賠償保管遺失物的費用,也無權要求權利人履行承諾的義務。自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在此基礎上,小編整理了失物處理的相關內容。可見,失物應及時歸還失主或移交有關部門處理。對部分移交并歸其所有的,特別是處理遺失物的,應當承擔恢復原狀、罰款的處罰。對于更多的問題,律師事務所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借款合同與抵押合同誰是主合同
2021-01-31土地補償分配官司該怎么打
2021-02-21學生人身損害賠償
2020-11-29開庭審理后再補交證據合法嗎
2021-01-22二手房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0-11-10疫情延遲上班公司用年假抵合法嗎
2021-01-11交通死亡事故最高賠償多少錢
2020-12-21辭退、除名和開除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9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贍養費能要多少
2021-01-03連帶責任是否關系到子女
2021-02-07打人致輕微傷可以立案嗎
2021-01-01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房屋財產險需要的資料有哪些
2021-02-08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