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失物處理的失主將給予什么處罰
對放棄失物的應及時歸還失主或移交有關部門處理。對部分交出失物并作為自己財產的,特別是對擁有失物處理權的,要承擔將失物恢復原狀并繳納罰款的處罰。構成犯罪的,還將受到刑事處罰。
民法典第122條(2021年1月1日生效)規定,因他人無法律依據獲取不當利益,遭受損失的人有權要求其返還不當利益。屆時,與民法典相抵觸的規定將被廢止。《民法典》施行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規定,沒有法律依據取得不當利益,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給受損失人。“不當得利”是指沒有法律依據,損人利己的法律事實。不當得利人應當將不當得利返還給受損失人。不當得利的性質屬于法律事實事件。不公正受益人的義務是根據法律規定的理由發生的。不是懲罰受益人的行為,而是糾正受益人不當得利的不合理現象。因此,我國民法原則規定,只要存在不當得利的事實,就必須在不質疑當事人主觀意愿的前提下予以糾正。以他人財產為自己所有,沒有任何法律依據,是不當得利。此外,我國刑法規定,非法占有他人遺忘物,數額巨大,拒不交出的,以貪污罪論處。拒不交出他人財物的,以貪污罪提起刑事訴訟。但不存在拒不交出撿拾物的情形,故不應將其視為貪污罪,不能視為犯罪,不能以刑法處罰,其行為只能由民法調整。拾得遺失物的法律效力如何。發現的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時,知道的,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出領取通知書。失物招領人在向有關部門交付失物之前,在收繳失物之前,有關部門應當妥善保管失物。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所必需的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在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要求賠償保管遺失物的費用,也無權要求權利人履行承諾的義務。自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在此基礎上,小編整理了失物處理的相關內容。可見,失物應及時歸還失主或移交有關部門處理。對部分移交并歸其所有的,特別是處理遺失物的,應當承擔恢復原狀、罰款的處罰。對于更多的問題,律師事務所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續展需要用營業執照嗎
2020-11-13樂清市檢察院依法批捕“女孩滴滴順風車遇害案”犯罪嫌疑人鐘某
2021-01-01公益組織能否是商標權主體
2021-03-16央視曝銀行卡黑市,銀行卡被盜怎么維權
2021-01-25新三板企業掛牌等于上市嗎
2020-12-06中國人之間結婚手續是什么
2021-03-13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房子抵押錢不是給自家怎么辦
2020-11-08肺炎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5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二手房購房定金合同范本
2020-12-28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受害方能否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請賠款
2021-01-11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的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0-12-29保險如何避免巨災風險
2020-12-18家財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以及如何計算賠償
2020-12-15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