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權法》對遺失物的歸屬有何規定?第一百零六條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收回;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受讓人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所有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受讓人轉讓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三、依法應當登記的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法律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給受讓人。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所有權的,原所有人有權向無權處分的人要求賠償。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的規定。第一百零七條權利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的財產。遺失物轉讓歸他人所有的,債權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有權向無權處分的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請求將原財產返還受讓人。但是,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買遺失物的,債權人要求返還原財產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支付的費用。債權人向受讓人支付費用后,有權向無權處分的人追償。第一百零八條善意受讓人取得動產后,動產上的原權利消滅,但善意受讓人在轉讓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除外。第一百零九條拾得的遺失物應當返還債權人。發現的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第一百一十條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后,知道權利人的,應當通知權利人及時領取;不知道的,應當發出通知及時領取。第一百一十一條拾得人向有關部門交付遺失物前,有關部門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方可領取。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第一百一十二條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所必需的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在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發現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要求賠償保管遺失物等費用,也無權要求權利人履行承諾的義務。第一百一十三條遺失物自發出求償通知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第一百一十四條尋找漂流物、埋藏物、隱匿物,參照尋找遺失物的有關規定。文物保護法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一百一十五條主財產轉讓的,附屬財產應當與主財產一并轉讓,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第一百一十六條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約定為準。
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法定孳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法定孳息。二是遺失物能否成為侵占罪的客體。根據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則,遺失物不能作為侵占罪的客體。第二種觀點認為,刑法第二百七十條第二款規定的遺忘物也包括遺失物,因為遺忘物與遺失物沒有本質區別,遺失物可以成為侵占罪的客體。筆者認為,遺失物可以作為侵占罪的客體,理由如下:
1。遺忘財產與遺失財產的區分沒有法律依據。我國民事立法沒有區分遺忘物和遺失物,而是以“遺失物”來概括。《民法通則》第79條沒有區分遺忘財產和遺失財產,而是統稱為“遺失財產”。遺忘的財產和遺失的財產沒有本質的區別。財產與所有權人分離后被占有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遺忘和失落只是這個過程中連續的兩個階段。在這個動態的發展過程中,很難確定一個合理的點,二者脫節。從法律角度看,由于我國民法沒有取得時效制度,無論財產與所有權人分離多久,所有權人都沒有喪失所有權。對此,遺忘物與遺失物的法律效力是相同的,沒有實際的法律意義加以區分。(2) 遺忘物離開失主的時間短,遺失物離開失主的時間長;(3)遺忘物不是失主控制的,遺失物是失主控制的。
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無效企業如何擔責
2021-01-16非法行醫犯罪行為包括哪幾種情形
2021-02-11民事調解書能查到嗎
2020-11-10軍人轉業費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12以公司盈余資產支付股權受讓款是否構成抽逃注冊資金
2021-02-24股權眾籌融資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3-22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有幾級
2021-01-16夫妻債務償還案
2021-03-16探望權的行使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2-13代書遺囑有效的條件
2021-02-04起訴離婚起訴書誰給寫更為合適
2021-02-27公司可以跟工傷人員解除合同嗎
2020-12-03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財產保險賠償有哪些方法,人壽保險賠償方法有哪些
2020-12-09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人身保險具體有哪些類型
2021-03-22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雇主責任險保險合同
2020-12-15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