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上是非法的。但在特殊情況下,這是合法的。共同所有人對共同財產有共同的權利和義務。在共有期間,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視為無效。但是,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財產的,應當保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人賠償。
有效案例:
首先,善意第三人不知道對部分共有人的擅自處罰。
不可否認,本案農用車是姜某、劉某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共同財產,雙方沒有特別約定,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其共同特征是共有人對共有財產具有共同的權利和義務。所謂共有權,是指共有人對共有財產平等行使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其中,共有財產的處分必須經過全體共有人的同意。因此,在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應當認定為無效。但是,根據共有人對共有財產的共有關系,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權利,不論其份額如何。因此,在某些情況下,一些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第三人可能并不知道。特別是在我國現階段,根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在雙方沒有特別約定的情況下,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在對外關系中,當夫妻作為一個整體出現時,他們可以作為對方的代表。因此,第三人不知道或者不能知道夫妻擅自處分共同財產。第三人有充分理由相信他有權完全處分。因此,只要沒有證據證明第三人與部分共有人存在惡意串通等損害其他共有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就應當認定第三人是善意的。善意第三人通過交換有償取得的,應當確認買賣關系的有效性,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第二,買賣雙方的關系并不是因為某些共有人沒有完全處分的權利而無效。《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二條還規定:“出賣的標的物屬于出賣人或者出賣人有權處分。”但是,法律還規定,當事人不履行的,應當承擔各種違約責任,使買賣不因賣方無權處分而無效。買賣成立時,出賣人有處分標的物的權利,這不是買賣成立和有效的條件。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流通關系的高效性和經濟性,買賣關系成立時,并非所有的出賣人都取得了標的物的所有權。相應地,法律規定出賣人不能將標的物轉讓給買受人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原則上,共有財產的處置需要所有共有人的集體同意。因為共同財產是不可分割的,我們需要彼此同意。如果你不知道其他事情,你可以來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輕微肇事逃逸能調解嗎
2020-12-17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的繼承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2-23欠錢公司破產債權人如何討債
2021-01-25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60歲車禍保險賠償多少錢
2021-01-14保險合同指南有哪些內容
2021-03-21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是否還有效
2021-03-25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土地轉讓的方式是什么
2021-02-09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
2021-02-20土地互換都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2020-12-16拆遷補償合同是否有時效限制
2021-01-09門面房拆遷補償與住宅一樣嗎有什么區別
2021-01-13房屋拆遷補償協議中應該有哪些補償條款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