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某國有企業某營業站站長XX向某民營企業負責人李某借款15萬元,急需周轉資金,半年后歸還。周說:我單位沒錢借,我自己也沒錢,但我家一個親戚在市銀行工作,幫著貸款。李某承諾:貸款利息按貸款利息支付,個人福利按10%支付。于是××通過親戚找到了市銀行的一家支行。該銀行辦公室主任說:我們不向集體單位發放貸款。只要個人貸款有可靠的擔保,我們就可以貸款。而且,我行個人貸款最高權限為8萬元。因此,未經上級領導同意,XX將本單位某營業所的房屋產權證、土地使用證抵押。房產評估價值21.5萬元。1999年5月17日,周某向市中行某支行借款8萬元。貸款期限至1999年12月10日。周某將現金交給李某時,李某承諾“你現在給我8萬元,到期我給你9萬元,付給銀行2000多元利息,其余為你的個人福利費”,并寫下了9萬元現金的欠條。1999年12月17日,由于經營不善,李某僅向周某返還5萬元,向周某返還銀行貸款本息4.3萬元,另有7000元歸私人所有。2000年5月,農行某支行以未償還銀行貸款3.9萬元本息為由起訴法院。法院判決,營業站應償還3.9萬元,否則應拍賣營業站房地產價值3.9萬元償還貸款。案發后,對XX的行為是否構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數額眾說紛紜:第一種意見認為XX的行為屬于濫用職權,不構成犯罪。周某作為該企業下屬營業站的負責人,無權使用該單位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合同中有明確約定),擅自抵押給國家,可能造成的損失只有3.9萬元,且情節一般,不構成濫用職權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行為不是挪用公款,只是挪用單位的房產證和土地使用證。這兩張房產證不是公款,盜用房產證在現行法律中不構成犯罪。第三種意見認為××行為構成挪用公款罪,挪用金額為3.9萬元。原因是銀行每周貸款8萬元,只有3.9萬元沒有歸還,這影響了單位存款的提取、房地產的拍賣,而且4.3萬元已經歸還,沒有給企業造成損失。未歸還的3.9萬元,自貸款到期之日起,視為挪用公款和個人營利活動。第四種意見認為,應當承認侵占公共財產罪。從事營利活動,情節嚴重的,以挪用公款21.5萬元定罪處罰。究其原因,××的行為形式是以單位房產證作為抵押,房產證代表的是整棟房屋的產權。如果個人進行營利活動,到期不還8萬元貸款,整個房屋的產權就會受到威脅。第五條意見認為:挪用公款8萬元應當定罪處罰,XX是以單位名義貸款不起作用,以個人名義貸款8萬元應當視為公款,個人進行營利活動,個人私用7000元是違法所得。觀點分析濫用職權罪的主體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規定,10萬元重大經濟損失是立案標準。XX不屬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且本案經濟損失不足10萬,故XX的行為不能構成濫用職權罪。第一種觀點不成立。
挪用公款罪不是以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數額為標準,而是以挪用公款的具體數額為標準。如果有人挪用巨額資金,事后全部歸還,沒有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則不構成挪用公款罪。因此,第三種認為損失數額是挪用公款數額的觀點沒有道理。
由于按揭危及房屋產權,將房屋價值視為挪用公款數額,顯然牽強。一是刑法有挪用特定財物罪,但沒有挪用公共財產罪;二是案件x使用房產抵押貸款1萬元或貸款20萬元,危害房屋產權的程度明顯不同,而二者均以房產價值作為挪用公款罪的挪用金額,這對承擔貸款金額的兩種行為顯然是不公平的。第四種觀點很難令人信服。
第五種觀點認為,本案貸款的抵押物是企業的不動產,故將XX取得的貸款作為企業的公款。那么,XX只是名義上的貸款人,實際貸款人應該是企業。期末未還貸的,銀行按揭造成的損失(可能超過貸款本息)應由實際貸款人企業承擔;房地產拍賣收入不足以償還貸款本息的,實際企業是否有繼續的義務償還?據此看來,除承擔刑事責任外,XX只需償還挪用的8萬元公款即可免除民事責任。對于超過貸款本息的損失,企業是否應該和愿意承擔?顯然,第五種觀點是不合理的。
××挪用的不是公款,也不是法定的具體財物,而是單位的房產證、土地使用證。挪用房產證、土地證,以企業非資本的形式侵犯房產所有權,在現行法律中沒有明確規定的,不構成犯罪。因此,應當確立不構成挪用公款罪的第二種觀點。
但是××的行為不觸犯刑法嗎?
作為國有企業下屬營業站站長,××的行為符合受賄罪的構成,為他人收取好處費、借款,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企業的房地產、土地證件提供抵押。(受賄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
結論××的行為構成受賄罪,沒收××收受的7000元;因銀行抵押造成的損失,單位或者檢察機關可以通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向××追償;××與李某的借款關系由××自行處理。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以國有企業住房產權抵押個人貸款可能構成何種犯罪”問題的回答。通過案例分析,以國有企業房屋產權抵押個人貸款可能構成受賄罪。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方性法規可設行政許可嗎
2021-01-16偷盜20元財物法律如何處罰
2020-11-25私營企業有人數要求嗎
2021-02-05學校是否可以做質押
2021-01-10引起效力待定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08承兌匯票逾期付款多久可以起訴
2020-12-21關于消費者權益的20個法律知識
2020-12-28網上投訴能撤銷嗎
2021-01-17專有技術侵權糾紛是否適用專屬管轄
2020-11-24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先予執行擔保書什么意思
2020-12-18中國保監會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2020-12-19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民事訴訟是要刑事案件完結之后才能受理嗎
2021-02-20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