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楊某是一名農民工,在目前的公司工作了5年。考慮到收入問題,他決定離開公司和朋友做生意。但公司以楊某投資購房供其居住為由拒絕了楊某的辭職申請,于是楊某與公司領導達成協議,讓公司出售房產,并愿意與公司平分收益。2018年3月1日,楊某接到公司通知,稱該房產已出售,并收到50萬元轉讓款。
同年5月1日,楊先生通過中介公司與天河區某樓盤業主李先生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并支付定金5萬元。但在交易過戶中,房產登記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楊某名下有房產,不能再買房子。經查,原公司未能出售房產a,故將其用作公司宿舍。最終,由于楊某沒有購房資格,交易失敗,業主李某沒收了定金5萬元。楊某說,他對業主的行為很不滿,但最終還是拿不到押金。
事實上,本案的大部分責任歸于楊先生本人。專業律師表示:楊先生在購買房產前,應注意核實自己的購房資格,確定自己是否具備購房資格。即使不能確認自己的購房資格,如果因購房資格無法成交,也可以在合同中提前與業主約定,以減少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避免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上述二手房銷售稅糾紛。
案例二:張某和女友決定在廣州購買婚房,看中了業主張某的房產。業主沒有帶房產證,但在他的記憶中,房子好像已經5年了,于是他“準確”地通知了張某。當日,買賣雙方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約定繳納稅款。
但雙方在辦理二手房過戶登記手續時,發現房產證登記時間不足5年,需繳納營業稅。業主李某仔細查看房產證后發現,自己誤將建設時間(2005年)記為登記時間,認為營業稅(10萬元左右)過高,于是回去提議取消交易。買主張某拒絕,并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業主李某繼續辦理交易過戶手續。最后,在法院的調解下,買受人張某主動多交了2萬元,并各自繳納稅款,完成了交易。
律師提醒:業主在出售房產前,應核對房產證上記載的登記時間和契稅繳納證明上注明的時間,不要自以為是;對于購房者,在簽訂合同前,應要求業主提供房產證而交易房產的契稅完稅證明,或到房地產登記部門和稅務局咨詢交易房產的涉稅情況。此外,買賣雙方還應當約定按照國家規定承擔相應的交易稅。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哪些房子要補交土地出讓金
2020-11-10股份有限公司設立需要多少人
2021-03-24未離職沒簽合同申請仲裁算曠工嗎
2021-03-25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犯強奸罪的學刑法上構成什么罪
2021-02-09夫妻債務償還案
2021-03-16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父母贈與房產后還能反悔嗎
2020-11-27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