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什么情況應支付補償金?
按照現行規定,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按照《勞動法》第24條、第26條、第27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具體包括以下12種情況:
1、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
2、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提前解除事實勞動關系的;
4、用人單位以暴力、脅迫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5、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6、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加班加點工資或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7、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8、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9、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10、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11、勞動合同期內用人單位破產或者解散的;
12、勞動合同終止,地方有特殊規定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
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步驟
根據481號文和21號文的規定,職工經濟補償金的計算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計算企業解除職工勞動關系前12個月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的月平均工資;計算應享有經濟補償金的職工人數,包括進入到非國有控股改制企業的人員和不愿進入到改制企業(無論是國有控股還是非國有控股)的人員;計算應享有經濟補償金職工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計算單個職工應享有的月平均工資;計算單個職工應享有的經濟補償金總額,數量上等于第3步和第4步的乘積;計算企業應支付的經濟補償金總額,數量上等于單個職工經濟補償金之和。
計算經濟補償金月應交個人所得稅
公式為,月應納稅額=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計算經濟補償金應納個人所得稅總額。公式為:應納稅額=月應納稅額×工作年限(不超過12年),此數字是企業在支付職工經濟補償金時,應從總數中扣除的數字,所以,企業實際支付給職工的經濟補償金是應支付的經濟補償金扣除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后的余額。
應支付補償金而勞動者不知道該怎么樣為自己爭取時,有律霸網律師幫助能讓自己更好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遭人辱罵如何維權
2021-03-01商標權轉移要注意什么
2021-03-01用電信息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3-18同等責任書我簽字了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20酒駕摩托車追尾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6取保候審的最新法律規定
2021-02-27婚前財產沒有財產公證,離婚時怎么分割
2021-02-01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起訴之后被告變更法人是否違法
2021-02-24單方面離職扣錢合法嗎
2020-11-13合同糾紛判決后上訴期為多長時間
2021-02-19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未按期交費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嗎
2020-12-29分紅保險待遇有什么
2021-01-15侵權糾紛能否列保險公司為被告
2021-02-11異地事故保險怎樣理賠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