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優先購買權?優先購買權是指所有權人依照約定或者法律規定出售動產或者不動產時,在同等條件下,特定的人享有優先購買權。該權利的性質是成立權,即先買受人根據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有權優先與第三人訂立同等條件的買賣合同,而無需債務人的承諾。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租賃合同司法解釋》,侵犯承租人優先購買權的認定為侵犯債權。因此,承租人享有債權請求權而不是物權請求權。其次,從訴訟便利的角度出發,特別是考慮不同的證明原則,更有利于保障承租人提起違約訴訟的合法權益。承租人只需證明其侵犯優先購買權的事實,即房屋已售出,無需提供其他證據證明其履行了保障承租人優先購買權的告知義務;在侵權責任訴訟中,承租人不僅需要證明房屋已經售出的事實,還需要證明出租人沒有履行保證其優先權的告知義務。顯然,讓承租人證明出租人沒有履行告知義務,增加了承租人不合理的舉證責任。因此,以違約行為追究出租人的違約責任,更有利于保護承租人的合法權益。第三,賠償范圍出租人侵害承租人優先購買權的賠償范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租金損失,即在租賃合同有效期內,承租人在租賃房屋出售時行使優先購買權的,承租人購買后在租賃合同到期日前的租賃期內不必支付房屋價款,以減少這部分租金的支出差價損失,即履約利息損失,侵害承租人優先購買權的主體應當賠償承租人買賣房屋時設定的價格與房屋現行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價損失。在具體司法實踐中,應當區分兩種情況。一是租賃合同期滿后,承租人提起損害賠償訴訟的,以合同期滿時的市場價格與房屋出售時的價格之差作為計算承租人房屋差價損失的標準。二是承租人在租賃合同有效期內起訴損害賠償的,以起訴時的市場價格與房屋銷售時的價格之差作為計算承租人房屋差價損失的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三十條出租人出售出租房屋的,應當在出售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城市房屋租賃合同糾紛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但對于出租人與第三人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的認定請求,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期待利益要具備什么條件
2021-02-08遭遇強拆應該向哪個部門投訴
2021-02-17起訴狀可以用打印件嗎
2021-03-26上市公司為什么要存續分立
2021-01-07怎么轉讓公司股權
2020-11-15公司合并債權人有何權利
2020-11-13老字號可以用作商標嗎
2020-12-02正規借條范本該怎么寫
2021-01-31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索要賠償嗎
2021-03-11贍養糾紛民事起訴書
2020-12-18香港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0-12-05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商業第三者險的賠償計算方式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