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三款規定,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股東可以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本文將派生訴訟被告的范圍擴大到公司以外的領域,但這里的其他人是什么?如何界定其范圍?在目前對公司派生訴訟主體的研究中,一般都是從民法、商法的角度,將市場上與公司同為市場主體的市場競爭對手視為公司外部,對公司作為主體的權益造成侵害在市場管理方面,忽視了作為市場管理者的行政機關也是侵害公司權益的主要對象。作為市場管理者的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與作為被管理者的公司利益發生沖突。傳統的行政訴訟法沒有將公司股東列為行政訴訟原告,主要是因為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實施前,受相對人理論的影響,在司法實踐體系中原告資格受到嚴格限制,即:,只有有關行政人員才能提起訴訟。公司作為市場經營的主體,以法人的名義出現,法律賦予其法人資格。傳統法學理論認為,只有公司法人員才是行政法規的調整對象,是具體行政行為的相對人。股東作為公司的內部成員,對侵害公司權益的行為,無權以自己的名義或者以公司的名義提起訴訟。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司法實踐的積累和理論研究的深入,原有法律規范對行政訴訟原告資格的規定已逐漸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隨著大量股份制企業和公司的出現,如何協調企業法人與股東之間的相互利益,如何保護公司股東的特殊利益,中小股東的利益日益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立法?!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營企業、合作各方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認為,合營企業的權益企業、合營企業、合作企業或其自身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所有被侵害的行政行為都可以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的規定就是為了滿足這一需要。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行政訴訟中股東權利的保護已經引起了實務界的重視。筆者認為,隨著新《公司法》的出臺和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的建立,股東作為行政訴訟原告的主體地位也應得到法律的確認。股東在公司中的特殊地位符合行政訴訟原告的特點。我國行政訴訟法對原告資格的界定采用了法益理論,即對具體行政行為具有法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至于如何界定某一主體在具體行政行為中是否具有法律利益,立法中沒有明確規定,學界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現行行政訴訟法并沒有要求原告對具體行政行為具有直接的法律利益,也就是說,只要某一主體能夠證明某一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利益,該事實或訴訟結果本身就具有利害關系,無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都具有原告資格。作為公司利益的最終承擔者,公司股東作為市場管理者,在涉及公司利益的各項行政行為中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利益關系。公司利益受損,必然影響股東自身利益。由此看來,由于股東在公司中的地位,當公司作為法人不愿意行使訴權時,公司的利益就會受到影響,股東代為行使訴權符合行政訴訟原告的資格以維護公司的利益。
綜上所述,股東提起訴訟相當復雜,資格要求也相對較高。在我們了解了律霸的相關信息之后,我想我們將更容易解決這些問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索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1-01-16反擔保解除時間法律規定
2020-12-30車禍造成人身受傷要怎么進行傷殘鑒定
2021-01-19拆遷支票丟失怎么辦
2021-01-07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1-01-27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可以探視嗎
2020-11-09分居后還貸法律怎么規定
2021-02-09離婚協議里的賠償金多久有效
2021-02-21加工承攬合同糾紛被告方如何應訴
2021-01-01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對方全責異地保險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