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勞資糾紛案件總量居高不下。隨著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的法律意識逐步提高,勞動爭議處理機制和網絡不斷健全,勞動爭議呈顯性化,使近幾年來我市勞資糾紛數量明顯上升。
2、當前非公有制企業勞資矛盾糾紛形式已從單一形式向多樣化形式轉化。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勞資的爭端中,過去糾紛主要表現在企業拖欠工資,員工追討工資這一形式上,而現在的糾紛不僅表現在員工追討工資,還表現在員工為爭取社會保險、勞動保護、休息休假權利等形式上,而且后者爭紛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3、因追索勞動報酬、保險福利、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等經濟利益爭議居主導地位。勞動關系雙方對經濟利益的重視程度高于對其他權利的重視程度,由于勞動者處于勞動關系的弱者地位,個人很難為維護權利與用人單位抗衡,因此多從經濟利益方面找回損失,而用人單位對違約出走的勞動者,也大多以經濟賠償為由提出申訴。
4、拖欠工資糾紛案件多。絕大多數勞資糾紛是由于勞動者的基本勞動經濟權益被侵害,而又長期得不到解決而致。勞動報酬是引發勞動爭議的第一原因,其次是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再次是自動離職或辭職。
5、集體勞動爭議上升幅度較大,主要集中在建筑施工單位和非公有制企業。集體爭議呈現突發性強、人數增多、處理難度大的特點。
6、勞動爭議案件發生量地域差異大,且更加集中。大量的勞動爭議案件集中在沿海縣(市、區),山區縣勞動爭議數量較少。
7、無證無照的家庭作坊與勞動者之間發生的勞資糾紛不斷增多。大量無證無照的家庭作坊,雇工人數少則幾人,多則20幾人,用工不規范,勞動管理混亂,是勞動爭議產生和矛盾激化的多發地。
8、弱勢一方的勞動者往往不自愿通過正當的法律途徑解決糾紛,而是采取集體上訪、封堵政府機關,甚至有集體堵塞道路交通的行為發生。
二、勞資糾紛產生的原因:
1、勞動者的權益受侵害又不能適時合理解決,這是引發勞資糾紛的直接原因。
這種侵害主要涉及勞動者的勞動工資和勞動條件。在國有企業出現的勞資沖突,主要是由于企業改制、關閉破產和裁員過程中勞動者權益受損所致。在非公企業,主要是勞動條件惡劣和就業條件惡劣,特別是企業拖欠職工工資問題成為勞資糾紛的主要原因。目前企業缺乏合理的勞動力價格標準,往往先行確定應得利潤,再將剩余毛利分攤到產品中,計算人工成本,據此制定生產定額標準和工人工資。職工只有通過超時加班才能獲得多一點的工資,只好“自愿加班”甚至“要求加班”。勞動條件差所導致的職業病也是勞資糾紛的直接原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有什么區別?
2021-01-15企業因受疫情致經營困難如何處理
2021-01-14中外合資銀行變更股東需要做什么
2021-01-25如何應對專利無效糾紛
2021-03-09攝影拍建筑發布算侵權嗎
2021-01-25車禍造成人身受傷要怎么進行傷殘鑒定
2021-01-19護照辦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有錢買房卻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2021-02-10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擔保合同債務人與主合同不一致,這個合同有效嗎
2021-03-06預約合同可否被強制執行
2021-03-23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房屋中介收費要求有哪些
2021-01-08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