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示:
管理的內容
管理辦法
監督檢查
(一)管理的內容
根據“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和按勞分配原則,經營者工資收入實行“掛鉤、封頂、審批、試點”的管理辦法,即經營者工資收入與經濟成果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掛鉤,對超常增長與職工工資收入懸殊過大的給予適當限制,其工資收入應經政府部門審批,同時積極穩妥地開展年薪制試點。
1.掛鉤。經營者初始工資收入水平參考本人現有工資水平,剔除不合理收入項目后確定。每年年終時根據企業實現利潤(或減虧額)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考核情況確定其工資增長水平,其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否定指標,在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的基礎上,以前一年的資本金利潤增長率作為當年經營者工資收入的浮動增長率。
2.封頂。經營者工資收入不得超過企業職工平均工資的4倍或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6倍,兩條封頂線就低不就高,按低線執行。確有突出貢獻的,按企業隸屬關系經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可給予一定獎勵。
3.審批。根據國務院頒發的《全民所有制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以下簡稱《轉機條例》)規定,經營者的工資收入應由企業提出意見,按企業隸屬關系,報同級勞動保障、財政部門會同企業主管部門審批。規范化股份制企業和按《公司法》改制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者,工資收入由董事會決定,報同級勞動保障、財政部門和企業主管部門備案,并接受監督檢查。
4.試點。有條件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批準可以進行經營者年薪制試點。
(二)管理辦法。
1.企業經濟效益下降或發生虧損時,經營者工資收入應與職工工資同幅度下浮。
2.企業內部工資分配制度改革或調整中涉及經營者工資收入的部分,應先經同級勞動保障、財政部門會同企業主管部門進行審核后,方能提交企業職代會討論通過。
3.經營者工資收入應在年度終結后一個月內,按《國有企業經營者年度工資收入審批表》的內容如實填寫,報送同級勞動保障、財政和企業主管部門審定。
經營者工資收入實行報告制度,每半年向企業主管部門和同級勞動保障部門填報《國有企業經營者工資收入情況申報表》,以供監督檢查。
4.經批準實行經營者年薪制試點的企業,應按省勞動保障廳、財政廳、經貿委、國資局《福建省國有企業經營者年薪收入管理辦法(試行)》進行規范,并按本文規定對企業經營者年薪實行“封頂”。
試點企業經營者工資收入的審批,仍按年薪制試點的有關程序執行,同時執行工資收入報告制度。
5.集體企業經營者工資收入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三)監督檢查
經營者工資收入是國有企業工資內外收入監督檢查的重點,省直有關廳(局)總公司和各地、市勞動保障部門應認真執行,凡經營者工資收入未按此辦法審批和擅自提高工資水平的,按國有企業工資內外收入監督檢查辦法中的有關規定處理。
[詳見福建省勞動廳、財政廳關于印發《福建省國有企業經營者工資收入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1997年7月4日閩勞保[1997]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