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賠償適用情形
根據行政侵權行為侵犯的客體的不同,可以把行政賠償分為侵犯人身權的賠償和侵犯財產權的賠償。
(一)侵犯人身權的行政賠償
我國《國家賠償法》第3條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公民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1、違法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3、以歐打等暴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歐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4、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5、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二)侵犯財產權的行政賠償
我國《國家賠償法》第4條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1、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2、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3、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
4、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是指《國家賠償法》第4條前3款規定的行為以外的行政違法行為,例如:
1、行政機關對公務員作出的獎懲任免決定違法,從而損害了該公務員的財產權益;
2、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侵犯企業、農村承包經營戶的經營自主權造成財產權益損害;
3、行政機關違法發放許可證,造成申請人之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財產權益損害的;
4、行政不作為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財產權益損害的。
二、行政賠償的主體是什么
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行政主體往往具體化為有關的行政人員。沒有行政主體,就不能構成行政賠償。司法機關作為司法權主體,行政機關作為機關法人、行政人員作為公民等而引起的賠償,都不是行政賠償。
只有行政行為,即行政主體行使行政權、執行公務的行為,才能構成行政賠償。非行政行為,如立法機關的立法行為、司法機關的司法行為,行政機關的民事行為及行政人員的個人行為等,均不能構成行政賠償。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行政賠償適用情形”所進行的解答,根據以上內容可知,根據行政侵權行為侵犯的客體的不同,可以把行政賠償分為侵犯人身權的賠償和侵犯財產權的賠償。如果您還有更復雜的法律問題,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高空拋物入刑了嗎
2020-11-28最高法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08剝奪子女監護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0-12-21離婚協議書如何簽訂
2021-01-04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可以對支付令提管轄異議嗎
2020-12-03交通意外保險怎么賠償
2021-01-01未成年打架會留案底嗎
2021-01-05刑事被告人沒有戶籍怎么辦
2021-02-08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職務
2021-02-18低于標準的競業限制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9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事故導致車輛報廢怎么理賠
2021-03-15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問題
2021-03-22在車險不足額保險合同如何賠償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