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賠償適用情形
根據行政侵權行為侵犯的客體的不同,可以把行政賠償分為侵犯人身權的賠償和侵犯財產權的賠償。
(一)侵犯人身權的行政賠償
我國《國家賠償法》第3條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公民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1、違法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3、以歐打等暴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歐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4、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5、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二)侵犯財產權的行政賠償
我國《國家賠償法》第4條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1、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2、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3、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
4、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是指《國家賠償法》第4條前3款規定的行為以外的行政違法行為,例如:
1、行政機關對公務員作出的獎懲任免決定違法,從而損害了該公務員的財產權益;
2、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侵犯企業、農村承包經營戶的經營自主權造成財產權益損害;
3、行政機關違法發放許可證,造成申請人之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財產權益損害的;
4、行政不作為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財產權益損害的。
二、行政賠償的主體是什么
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行政主體往往具體化為有關的行政人員。沒有行政主體,就不能構成行政賠償。司法機關作為司法權主體,行政機關作為機關法人、行政人員作為公民等而引起的賠償,都不是行政賠償。
只有行政行為,即行政主體行使行政權、執行公務的行為,才能構成行政賠償。非行政行為,如立法機關的立法行為、司法機關的司法行為,行政機關的民事行為及行政人員的個人行為等,均不能構成行政賠償。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行政賠償適用情形”所進行的解答,根據以上內容可知,根據行政侵權行為侵犯的客體的不同,可以把行政賠償分為侵犯人身權的賠償和侵犯財產權的賠償。如果您還有更復雜的法律問題,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根本違約和重大違約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4拆遷協議可以寫幾個人名字
2021-02-17交警以車輛違章未處理不予年審年檢合法嗎
2020-12-27侵犯病人隱私權包括哪些
2020-12-15擔保合同有哪幾種成立方式
2021-02-19保管合同沒約定生效期限
2021-02-22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流程是什么
2021-01-13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車禍后保險金怎么申請
2020-11-09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保險委托代理合同樣本是什么樣的
2021-03-14農民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1-03-13拆遷補償合同糾紛時效怎么認定
2021-02-15國家對拆遷安置有沒有統一政策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