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保障部于2008年1月10日公布了《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在這個通知中提出了
·年假規定及計算方法的七點注意事項
·制度工作日-名詞解釋
·遭遇裁員,該不該拿離職補償
·畢業生工作不滿1年離職,能休年假嗎?
·公司不按國家規定休年假,怎么投訴?
·犯錯被解雇,國家規定以外的年假能追討嗎?
“制度工作日”和“制度計薪日”兩個概念。
“制度工作日”主要用于加班時間的計算,一些機構無法實行“標準工時制度”(即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但他們的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基本相同,超過“制度工作日”規定的工作小時數即為加班。因此,“制度工作日”這一概念是判斷加班的一個重要依據。
制度工作日的計算扣除了國家的法定節假日,具體計算方法為: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為一年52周的雙休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月、年的工作日×每日的8小時
“制度計薪日”即用于日工資的計算的月計薪天數,在工資發放的時候與許多考勤項目相關,如扣除事假、病假工資,加班費計算,工作不足一個月時的工資計算等等,都與“制度計薪日”及日工資數相關。
月計薪天數、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方法為: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節假日)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加班費計算案例:
小王每月工資3000元,春節7天都在加班,那么加班費計算如下:
前3天為法定節假日,每天加班費為3000÷21.75×300%;
后4天為雙休日調整的,公司可安排補休,無法補休的,每天加班費為3000÷21.75×200%;
以上兩項總計:3000÷21.75×300%×3+3000÷21.75×200%×4=2344.83元
本月如無其他加班,工資總計:2344.83+3000=5344.83元
加班費只與“制度計薪日”或日工資有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匯總(截至2015年10月13日)
2021-01-13未婚生子會被罰款嗎
2021-01-07現在國家承認事實婚姻嗎
2021-01-03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怎么解除勞務合同
2021-03-03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交警調解保險公司不出面怎么辦
2021-02-09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公司擔憂
2021-01-24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掛靠經營和內部承包
2020-12-12當事人違反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15營業房拆遷補償不合理該如何維權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