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法律規定的保障權利人通過訴訟實現請求權利的有效期限。在訴訟時效屆滿后,權利人無權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在訴訟時效屆滿后,權利人雖可提起訴訟,但其權利得不到法律保障。故訴訟時效屬于消滅時效。勞動爭議訴訟時效是指勞動爭議關系中的權益主張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行使權利,即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的法律制度。
勞動爭議仲裁申訴時效,是指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當事人因勞動爭議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法定期間。勞動爭議仲裁申訴時效制度最早出現于國務院1987年7月31日發布的《國營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第十六條中:“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申請。屬于本條規定第二條第一項(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當事人應當從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或者從調解不成之日起30日內,向仲裁委員會提出;屬于本規定第二條第二項(因開除、除名、辭退違紀職工發生)的勞動爭議,當事人應當自企業公布處理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仲裁委員會提出。”《規定》對勞動爭議仲裁申訴時效進行了分門別類的規定,依據勞動爭議的種類分別規定為60日、30日和15日。國務院1993年7月6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從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六個月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超過前款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條例》將勞動爭議仲裁申訴時效由原來的分門別類規定統一規定為6個月。1994年7月5日頒布的《勞動法》以法律的形式對勞動爭議仲裁申訴時效做出了規定。該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而1995年8月11日勞動部發布的《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85條規定:“‘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是指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代理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2-03誣陷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8財政部門應以什么為主加強國有金融資產監管
2021-01-13執行董事是什么意思
2020-12-01包裝相似度多少算侵權
2020-12-08私了還需要交通責任認定書嗎
2020-11-15票據丟失申請公示催告程序
2021-01-17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1-24想領結婚證父母不給戶口本怎么辦
2020-12-09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如何確定交通誤工費賠償標準
2021-03-08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結合《侵權責任法》分析校園侵權責任的承擔
2020-11-09什么是房屋中介,房屋中介費應該給多少
2021-01-18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0-11-11老板拖欠工資超過1年員工還可以追討嗎
2020-12-04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