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并不可怕。這是每個參加工作的人都可能面臨的問題。需要加班可能是因為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或者是因為需要處理臨時和意外的事情。這樣的加班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情有可原的。不過,如果加班成為公司的慣例,甚至成為公司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定,那就另當別論了,近日有消息透露,某互聯網企業通過口頭溝通的方式,要求所有員工實行“996工作制”,所有加班都不會得到任何形式的補貼。所謂“996工作制”,是指一周工作6天,每天上午9點和晚上9點工作。這個消息很快在網上引起熱議。其實,這家企業遠非唯一一家實行類似制度的企業,制定規章制度是法律賦予用人單位的法定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從以上法律規定的表述可以看出,企業可以制定在企業內部實施的任何規章制度,只要是在法律允許的框架內。換言之,企業“有權”,而不是“任性”
法律明確規定,勞動者每天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周平均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用人單位因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職工協商,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延長的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然而,在“996工作制”下,不包括午休時間,工人每天工作11小時,每周工作66小時,這嚴重超過了法定的工作時間限制,盡管法律規定有些企業不能實行“8小時工作制”或“44小時工作制”,先決條件是勞動行政部門的批準。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二條也規定了無限延長工作時間的例外情況,即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救治的;生產設備、運輸線路和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必須及時修復。然而,互聯網企業,一是未經勞動行政部門授權,二是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加班嚴重違法,不支付加班費更是大錯特錯。該公司試圖以“口頭通知”的形式強制執行“996工作制度”,難逃規避法律的嫌疑。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口頭通知也是公司管理的一種形式,不能僅僅因為沒有正式文字就否定其實際約束力。如果發生訴訟糾紛,只要勞動者能夠證明加班存在,就可以依法提起上訴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提出,要依法懲治各類違法行為,加強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的執法。有關部門要關注廣大勞動者的怨氣,扶持弱勢勞動者,讓那些踐踏法律的人付出應有的代價,主動出擊,加大執法力度,給勞動者一個清正廉潔的就業環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言論不當怎么處罰
2021-03-17兩個法律沖突怎么解決
2021-03-26股份制企業改制流程有哪些
2020-11-29注冊資本必須是現金嗎
2021-01-13交通十級傷殘最低賠償多少
2020-11-21法院保全費是什么意思
2021-01-05訴訟離婚的條件是什么,如何提離婚訴訟
2021-01-09武漢首發反家暴人身保護令
2021-03-04未成年給主播刷禮物、打賞有效嗎
2020-11-30故意傷害罪的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7單項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23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掛車僅買商業三者險如何理賠
2020-12-05購買人壽保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5天津土地房屋轉讓土地出讓手續有哪些內容
2021-03-14農民承包的土地流轉后,還能確權嗎
2020-12-24拆遷補償不透明,可以申請信息公開嗎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