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加班工資標準
根據我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但不能安排補休的,應當支付不低于工資的150%;安排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應當支付不低于工資的200%,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安排2010年部分節假日的通知》,今年的“兩假”可分為法定節假日和休息日兩類。其中,9月22日(中秋節)和10月1日至3日為法定節假日。9月23日、24日和10月4日、5日、6日、7日為休息日根據上述規定,用人單位應在今年9月22日和10月1日至3日支付不低于工資300%的加班費;9月23日、24日和10月4日、5日、6日、7日加班,用人單位應支付不低于工資200%的加班費如何計算加班工資基數?加班工資基數一般按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標準確定;勞動合同沒有約定的,按照集體合同約定的加班工資基數確定;勞動合同、集體合同沒有約定的,按照勞動者正常工作應得的工資確定。此外,加班工資基數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具體折算按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職工年平均月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的通知》的規定執行。即:日工資按月工資的21.75天折算,小時工資按日工資除以8小時折算。例如,如果一個員工的月薪是2175元,那么他的日工資基數應該是100元(2175元)÷ 75天),小時工資應為12.5元(2175元)÷ 21.75天÷ 8小時)。單位安排其在9月22日(中秋法定節假日)加班一天的,單位應支付的加班費不低于300元(100元×1天×300%);如果單位安排他在9月22日加班一小時,加班費不低于37.5元(12.5元×1小時×300%)可以用“補休”代替“補休”嗎?正如加班費的計算標準應區分法定節假日和休息日一樣,用人單位能否以“補休”代替加班費,也應區分法定節假日加班和休息日加班。由于法定節假日是家人朋友團聚、全家團聚的好日子,這種機會通常很難得到,自然顯得重要而珍貴。顯然,法定節假日和休息日的價值更高。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對加班工資的支付標準作了不同的規定。從第二種表述“勞動者在休息日安排工作,但不能安排補休”可以推斷,用人單位只能選擇在休息日支付報酬或安排補休,即勞動者在休息日加班,用人單位可以休補假,但對于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不能用補假代替加班費,具體來說,9月22日和10月1日至3日是法定節假日。因此,對于這四天的加班,雇主必須支付不低于雇員工資300%的工資,而不是“補休”。如果9月23日、24日和10月4日、5日、6日、7日加班,用人單位不僅可以支付加班費,還可以為員工安排補休“值班”是加班嗎?企業在管理實踐中有所謂的“值班”,但相關法律法規中卻沒有“值班”的概念。司法實踐認為,“加班”是指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8小時、休息日、法定節假日之外,繼續從事原工作或者與本單位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的工作,“在崗”是指勞動者根據用人單位的要求,在正常工作日以外承擔一定的非生產性責任,主要是因為用人單位的安全、消防、行政等需要,由用人單位臨時安排或者安排的,與勞動者自己的勞動無關。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勞動者是否繼續在原崗位工作,或者有具體的生產經營任務,或者勞動者的工作內容是否與用人單位的生產經營密切相關。對節假日值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勞動合同、規章制度、集體合同或者公約的規定,支付相應的“值班津貼”,但享受不到“加班費”待遇的我們將為您介紹更多關于加班費的知識:
平時加班費的計算方法
國家規定的加班費標準
為什么工廠主動拒絕支付加班費
為什么專家加班費難以統計
實行計件工資還應支付加班費
教職工寒暑假能否支付加班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適用的一般時效是多久
2020-12-14什么是專利優先權
2021-02-05擔保人有擔保期限嗎
2020-12-14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義務是什么
2020-12-22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公司提高崗位任務量導致員工考核不過,后又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0-12-29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輕微傷保險公司賠付還要額外賠付嗎
2021-01-05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