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13條規定:投保人提出保險請求,保險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條款達成協議的,保險合同成立。保險人應當及時向投保人簽發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并載明雙方約定的合同內容保險單或其他證明中的當事人。經投保人和保險人協議,也可以采用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形式,以面對面協議的形式訂立保險合同。“
從上述法律規定來看,保險合同的成立取決于投保人和保險人是否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一致。顯然,保險合同是一項本票合同,即保險合同的成立是由于承諾的效力。雖然保險人的責任包括保險人的簽字蓋章、保險人出具的保險費收據、保險人出具的保險單等各種書面保險憑證,這只能屬于保險人履行保險合同義務的行為。只要保單由保險人簽發,即為承諾,承諾生效,保險合同成立
這也反映了保險合同的附合同和標準合同的特點。所謂附隨合同,是指一方當事人訂立的合同,實際上僅限于遵守、接受或拒絕另一方當事人提出的條件,即:,附隨合同是一方當事人提出合同主要條款,另一方當事人只能作出“取舍”的決定的合同,一般沒有協商的余地。保險人上述承諾的各種書面形式表明,保險合同是一份定稿合同
然而,定稿合同和正式合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所謂實質合同,是指通過履行某種方式訂立合同的要求。合同是否必要取決于法律是否有書面規定或其他特殊形式作為合同成立的要求。換言之,正式合同是以法律要求的書面形式或其他特殊形式作為成立要件的合同。我國《保險法》沒有規定保險合同必須以特定的形式成立,這在《保險法》第13條的規定中可以明確體現。保險合同之所以成為標準合同,主要是為了適應保險業發展的需要,因為保險合同具有附件或格式的特點,因此,《保險法》第31條規定:“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就保險合同條款發生爭議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作出有利于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p> 保險合同的效力要件是判斷保險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具有下列條件: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含義真實(3)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這些規定是合同效力的一般要求。就保險合同而言,由于保險人只能是經國家批準的專門從事保險業的法人,《民法通則》關于“行為人具有相應民事行為能力”的規定主要針對投保人,具有雙重含義。一方面,它要求投保人在保險標的物上具有可保利益。所謂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在保險標的物上具有法律承認的利益。保險利益原則應貫穿于保險合同保險期的整個階段。對此,不僅要求投保人在簽訂保險合同時具有保險利益,而且要求被保險人在發生保險事故時不喪失保險利益,否則保險合同將失效,被保險人必須有能力。根據《民法通則》中“意思表示應當真實”的規定,由于保險合同具有不平等運氣的特點,要求保險關系雙方當事人以最大的誠信和善意訂立合同。保險合同的誠信不同于其他合同。它要求雙方在簽訂合同時都有披露義務,特別是申請人要執行三項法律制度:如實披露、增加風險告知和道德風險非保險。對此,《保險法》第17條明確規定:“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時,應當向投保人說明保險合同的條款和內容,可以詢問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情況,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民法通則中有關的“行為內容”應當是合法的“,它要求只有雙方依法訂立的保險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對此,《保險法》第18條和第19條作出了明確規定。一般來說,理論上,保險合同生效時有下列情形
(1)法律對保險合同的效力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處理
(2)法律沒有規定,保險合同有約定的,應按照保險合同中的約定處理。(3)法律沒有規定,保險合同中也沒有約定。保險合同自保險合同成立時生效
從保險原則上講,保險人的保險責任以投保人提前支付保險費為基礎。投保人支付保險費是保險合同對投保人的主要義務,是合同生效后對投保人具有約束力的主要條款。中國《保險法》第十四條規定:“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保險費;保險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時間開始承擔保險責任。”p> 可以看出,保險合同成立后,保險人是否開始承擔保險責任往往取決于保險合同的約定。保險合同責任的開始時間與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保險責任的開始并不是保險合同生效的標志。相反,保險人開始承擔保險責任是保險合同效力的體現。保險合同的有效簽訂受保險合同中保險期開始時間的限制。不同的法律效力
保險合同的訂立只反映了合同當事人,即投保人和保險人的意愿。如果雙方同意并遵守國家意志,則將賦予其法律約束力;否則,它不僅會在投保人和保險人之間產生法律約束力,還會產生無效合同的法律責任
保險合同的效力強調保險合同對投保人和保險人的約束力,即:,國家法律對合同成立的法律承認,反映了國家對合同關系的干預。未訂立保險合同,是指投保人與保險人未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協議,而不是合同內容違反有關法律法規。保險合同簽訂后,由于法律或者約定的原因,保險合同可能從一開始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不能成立的保險合同不能被視為無效合同。合同不成立,只能產生民事責任,不能產生其他法律責任。但無效合同則不同,因為它不僅會產生民事責任,還可能帶來其他法律責任
以上就是相關答案。這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樓下著火樓上損失誰賠
2020-12-07扶貧搬遷后田地收回嗎
2020-11-29如何認定公司惡意注銷逃避債務
2020-12-14車輛損失險有必要買嗎
2020-11-12夫妻個人債務怎么取證
2021-03-14申請破產后法人會被列入黑名單嗎
2021-01-21服刑減刑通知家屬嗎
2021-03-01交通事故保險如何索賠
2020-12-29離職補償金標準是稅前還是稅后
2021-02-28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工傷贍養費老人可以領多久
2021-03-13雇傭關系賠償有免責嗎
2020-11-21《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房產中介費有哪些收費項目
2021-03-18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