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職補償金標準是稅前還是稅后
經濟補償金是稅前的,經濟補償金的月工資是指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稅前工資是指交納個人所得稅之前的總工資,即可以直接拿來套用國家稅法進行計稅的部分,稅前工資也叫應發(fā)工資。
二、離職補償金相關法律規(guī)定
根據(jù)我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guī)定,經濟補償?shù)挠嬎慊鶖?shù)是“應得工資”。這里的應得工資,是指未扣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個人所得稅及其他扣款的所有應發(fā)工資總和。而實發(fā)工資是指實際到手的工資,即已扣稅、社保費、公積金等費用。經濟補償金屬于勞動者應發(fā)的工資,所以經濟補償金屬于稅前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經濟補償?shù)脑鹿べY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的,按照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shù)計算平均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shù)挠嬎?/p>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shù)臉藴拾绰毠ぴ缕骄べY三倍的數(shù)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shù)哪晗拮罡卟怀^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法律規(guī)定對于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準是按照稅前的工資標準進行計算,而這樣計算出來的補償金標準將會比按照稅后工資標準計算出來的高,?所以如果公司發(fā)放補償金不是這樣計算的建議請聯(lián)系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知識產權一般幾年過期
2021-03-02商標侵權經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交通事故私了不成只有人證能起訴嗎
2021-03-26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哪些
2020-12-22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晉城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20交通事故被起訴了該如何應訴
2020-12-10法院管轄的確定
2021-01-20立案后才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19什么是證據(jù)保全
2020-12-16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車禍意外保險公司賠付多少錢
2020-11-25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yè)保險費
2020-12-11保險合同怎么簽才算成立
2020-11-08保險欺詐的表現(xiàn)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保險法解釋二
2020-12-26保險公估從業(yè)人員資質核準
2021-02-23買了保險≠進了保險箱 六種情況下汽車出險不賠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