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過失是醫師在醫療過程中違反義務上必要的注意義務,從而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傷害的情形。醫師的注意義務一般表現為法律和規章所規定的具體醫療行為的操作規程和醫療慣例。醫師在診療過程中,應對一切可能發生的損害有所認識,并采取措施防止損害的發生。由于醫療行為所具有的專門性、高風險性等特征,為醫療過失行為的認定帶來了不小的爭議。
一、醫療過失的認定
一般認為,醫療過失的判斷標準是醫師的注意義務,即一個合格的醫護人員所應盡的注意義務是判斷加害人的主觀是否有過失的標準。對醫療過失,根據醫療行為可分為一般注意義務的過失和特殊注意義務的過失。一般注意義務是指在具體醫療過程中,醫師違反規章所規定的操作規程,具體來說,對診斷、治療、手術、注射、麻醉、抽血輸血、放射線治療等違反注意義務,構成醫療過失。
以診斷行為的過失為例,醫師診斷發生錯誤為誤診。但并不是所有的誤診行為都屬于醫療過失行為。由于醫學的不斷發展以及人體生理的復雜性,存在著對先前診斷進行不斷修正的現象。
診斷過程中醫師違反注意義務的情形主要有:一是未采用應實施的診斷方法。如醫師對患有白內障的病人未使用眼壓計進行檢查,結果導致作出錯誤判斷最終使患者失明。二是診斷顯著遲延。在診斷過程中,因人體生理構造復雜的原因使醫師可以適當地修正自己作出的診斷,但修正遲延,貽誤治療時機造成患者傷亡后果,可認定醫師存在過失。三是醫師欠缺業務上應有的注意。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醫師對患者病情重視不夠而導致的。例如:某患者因肩背部疼痛前來就醫,醫師只粗略地檢查了一下就確診為左側肩周炎,后來該患者因急性心肌梗塞而死亡。在該案中,接診醫師初診時,若能想到左肩部疼痛極可能是由心絞痛引起的放散性疼痛,做個心電圖就能很及時地發現心臟疾患,從而避免死亡的發生。
特殊注意義務是從一般注意義務中分化出來,主要有說明義務、轉醫義務和問診義務。
以說明義務的過失為例,說明義務是醫師對患者就患病狀況、治療方法及治療所伴生的危險事項加以說明的義務。醫師的說明義務和患者的知情同意權是相輔相成的。因此,醫師違反說明義務的表現一般有:(1)對患者有效承諾的違反。醫療行為過程中,如麻醉、手術都需要患者或家屬簽下一份同意書,除此以外,醫師對患者一般都是口頭告知。如果患者同意,就構成承諾。一旦醫師不履行這項說明義務,對患者造成的損害,就可以認為是對該項說明義務的違反。(2)對不良結果告知的違反。醫師在醫療行為過程中,預見到或應當預見到有相當蓋然性發生不良結果的危險時,應當對患者或其家屬進行告知,告知的內容有醫師的診斷、現在的癥狀、治療狀況,以及具體的治療方案和遵守事項,以回避已經預見并可能出現的不良后果。如果醫師已經預見到不良后果卻不對患者加以說明,就可認為違反了說明義務。
二、醫療過失的判斷標準
醫療過失的判斷標準主要是醫療水準,即醫師在進行醫療行為時,其學識、注意程度、技術以及態度均應符合具備一般醫療專業水準的醫師于同一情況下所應遵循的標準。以醫療水準作為判斷醫療過失的基礎已成為共識。日本有判決認為,醫療水準是一種已具備專家相應能力的醫師,盡其鉆研義務、轉診義務、說明、勸告義務的一個前提標準。以“醫療水準”作為判斷醫療糾紛中醫師或醫院過錯的標準,已是日本學說及審判實務上的共同見解。東京高等裁判所1988年3月11日曾有判決論及:“依《日本醫師法》第1條之規定,醫師由于其職司醫療及保健指導,對于公共衛生之促進寄予作用,從而達到確保國民健康生活之目的。因此,當其在診察、指令之時,自應被要求參照其業務性質,履行基于防止危險上,以實驗為必要之最完善之注意義務。而注意義務之基準即為診療時所謂臨床醫學實踐上之‘醫療水準’,亦即,醫師應本著該水準,履行其最完善之義務。因此,醫師在從事治療時,怠于履行依該水準所應盡之注意義務,從而致他人身體或健康于損害者,即應被認定為有過失,自應依民法第709條之規定,對于被害人所受之損害負賠償責任。”
值得強調的是,醫療水準和醫學水準不是同一個概念。醫學水準也稱之為學問水準,是指某種醫療行為的基本研究水準,它不能作為判斷臨床醫師過失的標準。而醫療水準是某種醫療行為的實踐標準。從醫學水準到醫療水準,一般認為必須經過三個階段,首先針對某一特定疾病的治療方法,醫師將實際治療的各方面情況加以驗證,并將心得及結論在學術雜志上予以發表的經驗積累階段;其次,隨著個人治療經驗的不斷積累、提高、交流、推廣。使該治療行為逐步科學化,客觀化,規范化;再次,該特定醫療方法經普及、推廣后,被一般執業醫師所知悉并運用,成為該醫療狀況、醫療水準的普及化階段。
三、判斷醫療過失的其他因素
在依據醫療水準進行判斷的同時,還需結合醫療行為的專門性、地域性、緊急性以及考慮到醫療技術的發展水平、醫療環境、醫學嘗試等多種因素綜合加以確定,判斷醫方的醫療行為是否盡到了注意義務。
醫療的專門性,在醫療行業,存在著諸多分工。首先有醫院管理人員與醫務工作者之分;醫務工作者依其專業,又有醫生、護士、檢驗師、麻醉師、藥劑師等區分.他們的注意標準應依其所屬專業而加以判斷.醫院內大都有內科、外科、口腔科、神經科、小兒科、牙科、五官科、婦產科等之分,每個科內都有專業醫師,如今已不可能有包治百病的全能醫師。因此,專科醫師對其專門領域內的注意義務標準要高于一般醫師的注意義務;美國有判例認為,專科醫師的注意義務乃是全國性標準,并無地區性差別。至于是否為專科醫師,不能以其是否取得該專業的執業證書或同類的資格證書為依據,而要看該醫師是否以該專科的形態執業。倘若其能力未能及于專科醫師的水平而強行為之,應從保護患者利益的角度出發依專科醫師的標準來判斷該醫師是否有過錯。當專科醫師從事一般醫師利益的治療時,則依一般醫師的注意義務標準判斷。
醫療過失是醫師對具體醫療行為的操作規程和醫療慣例的違反,是判斷是否構成醫療事故的要件之一。可表現為一般注意義務的過失和特殊注意義務的過失。如有其他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線上咨詢,我們將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答疑解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體
2021-02-20在商場摔傷賠償金額一般是多少
2021-03-14商標侵權經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借款人是債權人還是債務人
2020-12-19贍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3-20怎么解除勞務合同
2021-03-03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警察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怎么辦
2021-01-24學生在學校發生碰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四川省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啟動了
2020-12-08保險合同生效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12“雙保險”不等于“雙賠付”
2021-03-25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性質
2021-01-26土地承包經營權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