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情況下是否可以做出承諾?
承諾可以默認作出
承諾方式是指受要約人向要約人傳達其承諾意圖的方式。接受要約可以建立合同,因此如何接受要約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法律沒有規定必須作出承諾的方式,只是一般規定承諾應當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作出。
所謂的明示方式,一般根據通知,可以口頭或書面方式作出承諾。一般來說,如果法律或要約規定接受必須以書面形式表示,當事人可以口頭表示接受。根據我國《合同法》第22條的規定,承諾應當以明示通知的形式作出,也可以根據交易習慣或者當事人的約定以默示的方式作出。如果要約人對承諾的方式沒有具體要求,則所謂行為承諾,接受可以從受要約人的行為中清楚地表達或推斷出來。所謂行為通常是指履行的行為,如預付價款、裝運貨物或在施工現場開工。如果甲方寫信給乙方貸款,乙方不回復,而是直接發送貸款
沉默,沒有任何表情,即不作為,與暗示不同。暗示不是一種表達,但仍然是一種表達方式,而沉默和不作為沒有任何表達,因此它們不構成承諾。但是,如果當事人同意或者按照當事人之間的慣例,承諾是通過沉默和不作為來表達的,那么沉默和不作為就成為了表達承諾的一種方式。但是,如果事先沒有約定或慣例,只有要約人在要約中規定,如果沒有答復,如果要約人在要約中規定需要特定的接受方式,則視為承諾,承兌人在作出承諾時,必須遵守要約人規定的承諾方式。即使這種請求方式在普通人眼中非常特殊,只要法律不禁止或客觀上不可能,受要約人也必須遵守。例如,如果要約人限制以電報答復承諾,受要約人的書面答復將不具有接受的效力。但是,如果要約人只希望通過電報恢復,受要約人應當尊重要約人的意思,并按照要約人要求的方式作出承諾。如果要約規定了承諾的方式,但沒有規定自己是唯一的接受人,一般來說,受要約人可以比要約中規定的方式更快地作出承諾。相反,如果受要約人使用的方法慢于要約的規定,則該方法無效。一些法律規定了具體的承諾方式。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法律,承諾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為了及時解決爭議,在實踐中需要收集和保留證據。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參加有關luba的法律咨詢。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損害賠償訴訟的管轄法院
2021-03-04抵押財產屬于破產財產嗎
2021-02-25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
2020-12-09離婚夫妻財產房屋分割問題
2020-12-23訂婚了對方想退婚怎么辦
2021-02-22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房產典當
2021-03-14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輕傷后精神損失怎么理賠
2021-01-29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提車保險有哪些
2021-03-14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