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我們列出了一些常見的采購合同陷阱,希望能幫助您
賣方終止合同的權利已經擴大
這里有兩個例子:
1。XXX商品房認購書中有這樣的規定:“如果乙方未能在支付定金之日起10天內簽署商品房銷售合同并按時支付首期款,甲方有權單方面終止該商品房認購書,而不退還定金。”
2。《XXX認購協議》規定“乙方應在XX、XX、XX前到XX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逾期視為違約,甲方不予另行通知,本協議期滿無效。”
以上兩條是擴大甲方(通常是開發商)終止權的典型例子。根據《合同法》,合同的簽訂或終止必須基于雙方的意愿,任何一方都不能單方面擴大自己的終止權。此外,在商品房交易過程中,買受人逾期履行債務的,出賣人應當及時催告出賣人。如果仍然未能履行合同,則可以終止合同。
此外,“未能按時簽署”等類似表述也不合理。未能按時登錄可能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由于不可抗力的一些外部原因是不可預測的,因此買方顯然不能承擔違約責任
豁免權的濫用
豁免權也是開發商濫用的權利之一。這種濫用通常是通過擴大不可抗力的范圍來實現的。一般認為,不可抗力因素通常指以下三類:。自然災害。這是典型的不可抗力,雙方的責任應免除。政府行為。所謂政府行為是指由于政府頒布的新政策、法律和行政措施而導致原合同失效。不正常的社會事件。這是一個不可預測的事件和不可抗力
一些開發商還將以下兩個術語列為不可抗力因素:
1。施工中的重大技術問題或困難不能及時解決。市政配套設施跟不上發展進度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上述兩項很難成為“不可抗力因素”。開發商可以預見施工技術問題。如果難以解決,也應由開發商負責,這不能被視為不可抗力。同樣,市政配套項目也有其程序性特點。作為開發商,他們能夠在規劃的早期階段預見到,即使違約確實是由于“不可抗力”,開發商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1。開發商必須在期限內提供證據,證明不可抗力事件確實發生了。履行了義務。不可抗力事件發生后,開發商履行了“及時通知”和“采取措施補救”的義務。
在房地產交易中,對違約行為的不平等處罰。
主合同是政府部門為規范商品房交易而制定的標準文本,確保買賣雙方權利義務平等。實際上,開發商將以補充協議的形式確保其優勢。例如,延遲支付購房款的違約責任通常不同于開發商的違約責任
上述三種常見的不平等條款是購房合同中最常見的。如果你遇到類似的條款,你應該及時向開發者指出。如果可能的話,你也可以在簽署合同時請律師,讓專業人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議結婚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存款證明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19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小區違章建筑如何處理
2020-11-22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調崗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5裁員補償標準怎么算
2020-11-12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保險經紀人是什么呢
2021-03-21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保險人哪些情況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2-25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客戶突發心臟病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2-28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允許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有哪些好處
2021-01-29保險合同有哪些基本分類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