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撤銷合同效力是否待定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可撤銷的合同并不是效力待定的合同,可撤銷的合同是因重大誤解訂立的或者是重大過失簽訂的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十八條?【無權代理人訂立的合同】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五十四條?【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怎樣才算重大誤解合同
在實踐中,重大誤解合同應該滿足以下四大條件:
1、必須對合同主要內容發生了重大誤解。
如果僅僅對合同的非主要條款發生誤解,并且不影響合同的目的及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則不構成重大誤解。
例如電腦買賣合同,價格就是其核心條款,若由于賣方(買方)對價格的錯誤認識,以遠遠低于(高于)市場價達成了交易的,就是對合同主要條款發生重大誤解,這時,就構成了重大誤解合同,是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合同。
2、誤解人因為誤解作出了意思表示。
即誤解人的誤解與其意思表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在買賣交易時,當事人僅僅存在誤解是不夠的,還必須因誤解做出了相應的行為。
例如店員將高檔手機誤認為低檔貨“賤賣”了,那么店家與購買者之間達成的手機買賣合同,就可以是重大誤解合同。
3、誤解是由誤解人自己的過錯造成的。
即誤解人的錯誤認識不是源于對方當事人的遺錯行為,而是由于自己的不謹慎。
在買賣交易中,對商品的錯誤認識,應該由于自己原因造成的,而不是交易的另一方。因為那種情況下,有個更好的詞語,叫做欺詐。
例如購買者基于對電腦價格的誤解,以數倍于市場價格的金額主動買下了電腦,那叫做誤解,而店家對電腦價格進行了隱瞞、甚至誘導的,就是欺詐。盡管兩者都可以撤銷合同,但是性質和后果完全是不同的,這點需要注意。
4、誤解是誤解人的非故意行為。
在此不允許當事人以重大誤解為借口,而實屬于故意或重大過失的行為來撤銷合同。
誤解的本質,是意思表示不真實。說白了,那就不是自己本來的意愿,自己從來沒有想過那樣做。如果是故意或重大過失,導致簽訂買賣交易合同的,就不能構成重大誤解合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可撤銷的合同并不是效力待定的合同,可撤銷的合同是因重大誤解訂立的或者是重大過失簽訂的合同。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議收購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1-15著作權法定許可制度是什么
2021-03-06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抵押權
2021-03-19新三板上市條件
2021-01-07新婚姻法關于家庭暴力財產分割及孩子撫養問題
2021-02-09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查封、扣押期限的規定
2020-11-15合同債權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2020-11-29房屋拆遷安置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4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交通保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1-19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保險代理人沒有資格證書從業違法嗎
2021-01-25